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交流研讨会浙江专场召开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交流研讨会浙江专场于11月2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协办。浙江省内11个设区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全国及浙江省50所高职院校及24所中职学校共180余人参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相关职教领域专家学者及来自北京、天津、辽宁、浙江、深圳的获奖成果完成人,通过主题报告、成果分享、现场互动等方式,与参会人员进行深入分享与交流。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陈达致辞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陈达在会上指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鼓励各职业院校相互借鉴,聚焦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改革开路,用创新布局,谋划好新一轮的教学成果培育工作。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高鸿作主旨报告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吕景泉作成果分享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副校长马晓明成果分享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辛秀兰作成果分享
研讨会上,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高鸿作了产教融合主题的专家主旨报告,阐述了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路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吕景泉围绕《模式创立、标准研制、资源开发、师资培养——鲁班工坊的创新实践》为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副校长马晓明围绕《“生长-生态型”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为题,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辛秀兰围绕《产教联动、研创双驱、育训融通:系统化培养医药健康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实践》为题,分别分享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成果。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楼晓春作成果分享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党委书记王志明作成果分享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邹良影作成果分享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仲瑜作成果分享
杭州市乔司职业高级中学凌静作成果分享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楼晓春就《一体两院、同生共长: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构建与实践》主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党委书记王志明就《实体化运行、一体化提升:产教融合培养智能制造工匠人才的探索实践》主题,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邹良影就《“技能创富”到“技能带富”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智慧新农匠的创新与实践》主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仲瑜就《标准引领、课程重构、直岗实战:依托头部企业培养新零售人才的创新实践》, 杭州市乔司职业高级中学凌静《乔匠模式:个性化培养服装技术技能人才的十年探索与实践》题主,分别代表浙江省获奖单位,进行成果分享。
据了解,按照教育部职成司要求,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交流研讨会将持续在全国各地开展,河北专场将于12月9日至10日举办。
编辑:温欣
相关推荐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职业导向 以体育匠” 中职校园体育创新实践——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聚焦“职业导向,以体育匠”中职校园体育创新实践。该校以“体育+”为核心,探索体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针对不同专业设置职业体能训练项目,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竞赛文化、选修模块、外籍教练指导等多举措,激发学生体育热情,培养工匠精神与拼搏精神。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汇聚“政行企民”资源 打造社会育人共同体——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该校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和民众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社会育人共同体。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红玫瑰”公益项目、红色文化宣传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奉献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学校还积极构建专业文化育人体系,成立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出版《中国会计文化》《晋商风云》等立体化教材,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教学空间。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三联动、三交互、四融合——创新专业建设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政府引领、行业交互、企业协同、医院协动等“三联动、三交互、四融合”的创新模式,全面推动专业建设与育人活动的有机结合。该校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中药材示范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中药知识,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同时,学校通过中医药文化节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专业热爱和文化自信,为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创新项目参与式教学 激发高职思政课活力——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施"项目参与式教学"模式,解决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内容精准供给不足、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和能力培养目标缺位三大问题。自2021年探索以来,学院从教学团队建设入手,变个人单打独斗为团队协同,实践课堂教学"五动五学"模式,教学过程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心中的疑点和思想引导的着力点,将复杂教材内容项目化重构,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辩证思维,激发了思政课活力。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为学生守心路、解心结、得心“晴”——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自2002年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创新构建“四早预防”与“幸福心育”体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特色活动等途径,为学生守心路、解心结。近年来,学校有效化解学生心理问题,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范例,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以数字人“锦衣少年”推进五育并举的育人路径——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数字治理基础,以数字人“锦衣少年”为核心,推进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学校通过“十八个一”活动及数字平台建设,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师生交流,实现全面育人。该模式显著提升育人质量,已在多所中职院校推广应用,成为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成功范例。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数字人微课平台赋能网络思政——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利用数字技术,依托数字校园建设,构建数字人微课平台为核心的思政教育体系,打造“数字人微课平台赋能网络思政”模式。该平台助力思政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思政稳步推进。教师利用平台制作微课、进行学情分析及AI备课,丰富教学手段。学院挖掘思政育人实践基地资源,转化为在线教学资源,构建思政“大课堂”。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革命——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立德树人典型案例,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多维课堂、师生互动”推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革命。学校实施以赛促教、“一课多师”协同育人,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与实践基地建设。这些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理解,培养核心素养,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创新“5443”课程思政实践模式,培养建筑行业新时代“鲁班”——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引领立德树人新实践,成功推出“5443”课程思政实践模式,通过构建“五层联动、四步推进、四维协同、三项保障”的课程体系,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凝聚了协同育人合力,为建筑行业培养了大量新时代“鲁班”,取得了显著的立德树人成效。
立德树人典型案例:“三融互动 四维驱动 五方联动”打好“大思政课”育人“组合拳”——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三融互动、四维驱动、五方联动”思政课程体系,融合党的创新理论、交通文化及湖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大思政课”。通过设计实践性任务、利用红色资源社会实践、建设云端大课堂,丰富思政课内涵,驱动学生思考与实践。同时,强化师资建设,构建“政、校、行、企、家”联动育人格局,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