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让全世界的人都用上中国制造的产品
“我是外贸人,我想让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消费者,都能用上中国制造的产品——这是我的中国梦。”
赵宝杰,青岛某化妆品企业的业务经理,工作第二年就创造了年出口额超1500万人民币的骄人业绩,单月最高出口额300万人民币。
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2019届毕业生,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从一名职场新人迅速成长为带领18人业务团队、具有出色管理能力的优秀业务经理。团队18名成员全部来自他的母校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而他们所就职的青岛某化妆品企业,是学院2002届校友李艳于2016年创立的。
“我2002年从学院毕业,2010年创立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化妆用品出口业务。2016年因为外贸新业态的发展,我又创立了现在的这家化妆品公司,重点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李艳说。仅仅5年时间,公司已经拥有500多名员工,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或地区,年出口额上亿元人民币,业务量每年增长速度超过30%。
像赵宝杰,李艳这样的毕业生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绝非个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这为高质量外贸人才培养提出新命题和新挑战。
“如何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发挥优势、准确定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何能为国家外经贸行业发展添砖加瓦,这是学院一直坚守的使命”,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院长刁建东表示。
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努力提质培优,强化就业保障,多措并举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在这里,为外贸人搭建了圆梦的舞台,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将自己的青春梦、创业梦融入中国梦的优秀毕业生。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也因此被称为“外贸行业黄埔军校”。
让最新鲜的专业知识进课堂
“我们的业务骨干定期到学校授课,同时公司接纳学校的老师来挂职锻炼。在双方共同培养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都非常强,非常契合我们的岗位要求。”李艳作为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她的公司是学院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也是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的主要参与单位。
要让最新鲜的专业知识进课堂,除了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将行业最新动态、企业的最新业务引进到课堂。
采用“双岗双聘、协同联动”的建设模式,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打造了一批由300多人组成的“校企两用型”兼职教师队伍,校内外教师“共上一堂课”,共同担负起坚守课堂阵地、产教协同育人的职责。
走进山外,既是学生也是员工
赵宝杰说:“我大一就参加了现代学徒制双选会,选择了校友企业,从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到顶岗实习,企业师傅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我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岗位,最后顺利被公司录取。”
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细化到岗位链、业务链,环环相扣、交叉融合。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建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帮助更多学生实现高质量、精准就业。
不出校园“遨游世界”
“我觉得学院的国际化氛围特别好,我的客户都以为我去过很多国家,其实我在校园里就能遨游世界,不出校门就能知晓天下。”
在母校的学习和生活,不仅让赵宝杰掌握了扎实的外贸知识和技能,还具备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有国内高校首创的 “世界文化微缩景观”、 “外语村”、“外贸文化长廊”,营造了浓厚的外贸文化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涵育了学生的国际文化素养。
浸润外贸人的工匠精神
一次,赵宝杰在和一位美国加州的客户沟通时,得知对方将在北京时间凌晨三点结束会议,为了能第一时间回复客户,他定好闹钟准时起来。客户被他的这份用心和诚意所打动,不但跟他签了单,还与之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得益于在母校培养的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以及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赵宝杰在短期内就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并与客户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成功转型帮我们渡过疫情难关”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很多外贸企业面临冲击,但是睫立美逆势而上,“我们公司经过两年的跨境电商基地孵化,已经完成了全面电商布局,实现了从传统外贸到跨境电商、自媒体营销的转变,在疫情中我们的销售量不降反升,稳外贸的同时也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
李艳提到的跨境电商基地是学院在山东省商务厅支持下建立的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孵化服务平台,助力全省传统外贸转型升级和新业态主体培育。近五年来,培训省内企业1.4万余家,孵化企业1000多家,学院累计有2000余名学生参加了跨境电商实战训练。
“弹簧压到最满的反弹”
赵宝杰是众多双创实践者中的一份子。工作中,总会经历各种艰难和挫折,如何提高抗压能力、增强韧性,这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评价点。真实的企业项目、系统的创新创业培训、全面的压力测试和评估,让学生在工作中面对压力和突发事件时不慌不乱、沉着应对。
赵宝杰对压力有新的看法,就是“把弹簧压满的时候,当把这股力量蓄到最大,当反弹出去的时候,就能比之前冲的更高”。
“在每一个明天做更新的事情”
赵宝杰说:“我在学校参加了创新创业社团和竞赛,这些经历都启发和激励我在工作中也不停钻研,敢于创新。“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搭建的双创实践教育体系,重在培养学生对创新的敏锐度。作为新一代的外贸人,赵宝杰认为要敢于拥抱变化、拥抱创新,为行业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在工作中,他自创了一套“铁营模式”,涉及优化贸易谈判流程、突出产品优势、提高沟通效率等多个方面,使新人能够快速上手。2020年5月,这套模式帮助赵宝杰团队的一个新人创下了32分钟成交一个正式订单的公司最快成交记录,以及新人成交额最高记录。
传承外贸人的使命
“母校的培养,造就了今天的我。我一直心怀感恩,愿意尽我所能回馈母校,帮助师弟师妹们!” 李艳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并且每年都要回母校招聘新员工。“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才算成功。”目前,李艳公司外贸部里像赵宝杰这样的学院毕业生有50余人。
李艳带领着这支以校友为主力军的队伍,在行业内多次创新,引领市场潮流的同时享有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开辟了一条集传统外贸与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外贸成功之路。李艳说,她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感,要将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毕业生特有的脚踏实地、开拓创新、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传承下去。
“起步早,起点高、上手快”,这是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最朴实的评价。
每年毕业季前来招聘的,大部分是校友企业。
这,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母校助力校友发展、校友“反哺”母校的命运共同体。
现今,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每年都有超千家企业到校“抢”毕业生,90%以上应届毕业生提前半年被预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7%以上。从这里,走出了数万名业务骨干,创建了进出口额1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外贸企业3000多家、物流企业600多家。
一代代山外人用辛勤汗水和不懈奋斗努力诠释了追逐梦想的中国外贸人精神,在不断引领学校的内涵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韦东群
相关推荐
我的中国梦:让全世界都用上中国制造
“我是外贸人,我想让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消费者,都能用上中国制造的产品——这是我的中国梦。”赵宝杰,青岛某化妆品企业的业务经理,工作第二年就创造了年出口额超1500万人民币的骄人业绩,单月最高出口额300万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2019届毕业生,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从一名职场新人迅速成长为带领18人业务团队、具有出色管理能力的优秀业务经理。团队18名成员全部来自他的母校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而他们所就职的青岛某化妆品企业,是学院2002届校友李艳于2016年创立的。“我2002年
《梦开始的地方》第二期走进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7月24日《梦开始的地方》,走进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讲述一批批外贸人传承创新创业基因,共创外贸传奇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