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服务“三对接” 共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局面
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职业教育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课程面临如何升级转型的困惑。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特别是围绕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具体要求和任务,学院与南京中兴信雅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校企双方在教学、科研、社会培训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开创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产教融合新局面。
专业和产业对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专业体系,立足本校、服务社会,与南京中兴信雅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区域管理运营中心,着力打造了区域师资培训基地、区域人才培养基地、社会人员岗前培训基地“三大基地”,并形成区域实习就业服务中心、5G应用互动体验中心、5G区域培训与认证中心及1+X区域考试管理中心“四大中心”,可以面向本校师生、区域院校师生、社会从业人员、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等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认证服务。
信雅达派遣了一支素质精良、规模适度、知识技能结构合理的,由企业管理人员、资深工程师、企业讲师、人力资源专家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团队常驻学校,与学院领导及骨干教师共同成立组建“区域运营管理中心指导委员会”,负责管理和运营。混合管理团队的运作,便于校企双方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工作的有效推进。
学校和企业对接,提升师资水平
信雅达在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政策背景下,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业务,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由信雅达牵线,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友好合作,将两所不同区域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经过三方交流与沟通,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柔性人才引进方式聘请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曾庆珠教授,成立“曾庆珠通信技术大师工作室”,南京中兴信雅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骨干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曾庆珠通信技术大师工作室”建设。
依托“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思想,全面整合行业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培养了一支既具有扎实的5G技术基础知识、能够胜任5G技术理论教学任务,又有丰富5G项目实践经验及精湛职业技能、能够胜任实践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提升了学院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内涵建设。同时跨区域的人才互聘,强化了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大师工作室也围绕教材编写、专利申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等进行专项提升,着重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在前期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中兴信雅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人工智能(5G技术)国家教师实践流动站”并获批“首批国家教师实践流动站试点建设单位”。
“人工智能(5G技术)国家教师实践流动站”由校企双方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秉持校企双方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理念,形成多所院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全面创新与推行“一师一企”实践模式,让教师可以按照计划、分期分批、长期轮流地进行企业实践,提升实践教学水平。通过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实现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建立结构化师资团队,构建“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的师资团队,形成多所院校共同参与的“混编”双师团队。
岗课赛证融通对接,服务人才培养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会同1+X评价组织南京中兴信雅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知名行业、企业,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经过多轮研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岗课赛证融通,紧跟行业热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课程对标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嵌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G全网建设赛项考核知识点和技能点,从行业应用和岗位群职业技能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大赛的引领作用将最新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融入到原有的课程体系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有效培养了双创人才,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连年递增。学生先后在各级各类等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不断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在教学、科研、社会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技能鉴定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入合作,校企共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局面。
编辑:关鹏伟
相关推荐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我院依托装备制造业,在河北省率先设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产品检验技术”等专业,聚焦国家目标,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密集、工艺复杂、质量标准高等要求,对接产业链中机械制造、工装-模具设计、产品检测、智能产线装调与管理等岗位群,形成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从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