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创新发展 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的轨道交通高水平专业群
自立项建设陕西省“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以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西铁院)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供电技术三个“双高”专业群为引领,辐射带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铁道车辆技术、铁道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群联动发展。
近年来,西铁院紧贴智能高铁、智慧铁路、智慧城轨行业特点,建立健全专业群发展长效机制,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适应行业产业需求的轨道交通人才,持续扩大学院办学品牌影响力。
陕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通知文件
立德树人、校企双主体,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西铁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创新“双主体育人、课证融通、工学交替、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智能高铁和智慧城轨运输调度、客运服务、货运组织岗位群,培养品德高尚、技术过硬、本领高强的高铁时代运营管理技术技能人才。
“双主体育人、课证融通、工学交替、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群创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主体、育训两途径、能力三递进”的“223”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面向铁道机车、动车组、电客车等轨道交通装备驾驶、检修等岗位群,培养一线急需的会操纵能检修、精调试擅排故的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双主体、育训两途径、能力三递进”的“223”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群创新“一个目标、两个主体、三个标准、四个路径”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轨道供电运营维护岗位群,培养轨道交通供电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个目标、两个主体、三个标准、四个路径”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目标、对接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
西铁院通过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深入分析典型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紧密对接产业链,立足岗位需求,结合工作过程,对照职业标准,校企教师团队分工协作,构建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
铁道交运运营管理专业群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两条主线,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共享、特色、拓展”三个模块,实现“知识与技能、课程与证书、学习与工作、技术与创新”四个融合,形成“二主线三模块四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主线三模块四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群从轨道交通驾驶与检修岗位入手,剖析作业标准,深入分析归纳群内专业之间课程的互通性、互融性及差异性,构建以“技术技能”与“职业特质”为主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和专业群课程相融合,形成“共享模块”“特色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层次的“两主线、两融合、三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
“两主线、两融合、三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群携手“平台+产业学院”龙头企业,吸纳课程开发专家,组建专业群课程建设团队,以模块化教学模式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校企联合设计“底层共享、中层特色、高层拓展、双创联动、3S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底层共享、中层特色、高层拓展、双创联动、3S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
虚实融合、教学做一体,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根据“产教融合牵动匠心,科技赋能引梦前行”建设主旨,西铁院以“顶层设计、应用驱动、资源共享、示范引领”为思路,聚焦轨道交通运营智能化、集成化发展方向,与中国中车、西安铁路局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云、大、物、智、移”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资源开发流程
通过对接轨道行业相关岗位群,西铁院充分发挥校企“共建、共享、互利、共赢”资源优势,打造集高铁、普铁、地铁领域多工种联合演练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以轨道列车智能运行与维护系统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基地(简称智能运维仿真基地)为引领,西铁院建成HXD3D型电力机车实训室、行车安全装备实训中心、1+X轨道交通无损检测实训室、CR400BF复兴号动车组模拟仿真实训系统、城轨车辆模拟驾驶装置、电力机车三层检修作业平台等多个“实体+仿真”的一流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系统构建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有效破解轨道交通运营、运用、检修等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困境,助力轨道行业工匠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智能运维仿真基地是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包含铁道机车专业群教学资源智慧职教云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云平台2个平台,以及公共虚拟仿真中心、专业虚拟仿真中心、虚拟仿真体验中心、虚拟仿真研创中心4个中心,拥有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技术研发、员工培训、师资培养、职业启蒙6个功能。
246虚拟仿真基地
数字引领、资源升级,深入推行“三教改革”
对接产业发展,围绕教学模式改革,西铁院自主开发专业群数字化教学资源。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引领,西铁院推进铁道机车、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 2 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同时,在130余门在线课的基础上,建成在线精品课程院级75门、省级17门、国家级1门。
国、省在线精品课认定文件
深化“教师改革”。西铁院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以铁道交通运营教师创新团队为引领,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近三年,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西铁院省赛获奖25项,其中一等奖8项;国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证书
深化“教材改革”。按照模块化、混合式教学要求,西铁院各专业群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校企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及融媒体等新型教材,配套建设“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的新形态立体化教学资源,立项建设新型教材86部,同时积极推动教材配套资源和数字教材建设,探索纸质教材的数字化改造,2023年立项数字化教材建设项目11部。2020年至今,西铁院教师主编出版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共计25本。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西铁院共计8种教材入选,全部为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
西铁院新形态教材立项文件
深化“教法改革”。西铁院立足课堂教学“主战场”,以推进混合式教学为基本操作,推行“课堂革命”,凝炼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20个及“课堂革命”典型案例100个。
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文件、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册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基于“以岗为基础、以课为核心、以赛为引领、以证为标准”的理念,西铁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企业深度参与的“同频共振”岗课赛证融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岗证互通、证赛互认、持证上岗、书证融通,提升学生数字运营管理、远程分析处置、智能客服应对、数字转型创新等四项核心职业能力,促进轨道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实施“岗课融通”,提高人才培养的匹配度。西铁院通过开展专业群人才需求调研及岗位能力分析,建立职业能力清单,梳理并定期更新专业群的通用岗位、专业岗位、新兴交叉岗位;从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点来构建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模块,从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来设置相应的公共平台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群互选课程和创新就业课程,构建相应模块化课程单元,最终形成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专业群模块化教学模式,匹配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岗课赛证融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赛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度。西铁院立足大赛促提升,建立“国、省、校”三级大赛工作机制,形成了“校赛筑基、省赛突破、国赛引领”的大赛工作格局;同时将各类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内容融入课程,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训赛结合”,取得突出成效。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奖36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1项,省级奖项301项,彰显了学校的育人成效和教学水平。
学生技能竞赛获奖证书
践行“课证融通”,提升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西铁院以岗位职业技能为需求导向、以岗位核心职业技能掌握为问题导向、以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全面调研专业群内各专业和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精准选用并形成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等证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衔接起来,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构建项目化、模块化的“课证融通”课程,使学生能够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培训证书,以“课证”融通质量推动学生就业和创业。
目前,西铁院发展成为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现有试点38个,“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基本覆盖全专业学生。2023年,西铁院已参与考证学生达977人,完成双高建设任务。
学生技能等级证书
当前,西铁院与国铁集团下辖多家铁路局积极开展“2+1”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把轨道行业安全教育、岗位作业和应急处理等入职岗前培训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三证”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方式、评价方法和验收标准,构建轨道类专业育训结合课程体系。
近三年来,西铁院与西安铁路局、兰州铁路局、乌鲁木齐铁路局、青藏铁路局、武汉铁路局等多个铁路局深度合作,针对线路工、货车检车员、接触网工等29个工种,加强“2+1”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共培养学生6000余人。各工种班全部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实现“铁路特有工种职业技能证、岗前培训合格证、毕业证”融通,毕业即定职。
“2+1”培训通知及平台
教培共促、服务地方,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西铁院整合优化轨道类专业群特色教育资源,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加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西铁院以企业岗位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为重要依据,从专业、课程、任务三个维度规划建设校内相关内容,从职业、岗位、技能三个维度兼顾企业相关需求,建设富有轨道行业特色、适合教学需要、满足培训需求的全方位、多品类、高质量的培训平台;以“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超融合虚拟化系统”为基础,虚拟资源与实体资源建设相互促进,共建共享优质师资,实现学生培养与行业企业技能培训兼顾、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兼修、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技能素养兼得,构建区域共享培训基地,拓展实训基地功能开展教育科普活动,发挥基地辐射作用。
员工培训
职业启蒙、外国记者团到我校参观考察
编辑:韦东群
相关推荐
岗课赛证综合 四好育人浸润 理虚实一体教学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运用》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MOOC+SP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于2020年完成建设,2021年认定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在线精品课程,2022年认定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目前已在智慧树平台运行7个周期,累计选课人数7264人次,累计选课学校100所,累计互动1.33万次。
“知、感、塑、行”四层递进 西铁院打造“七有”课堂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课程作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基础课,通过对接城轨运营企业《站务员岗位服务礼仪规范》和岗位礼仪素养要求,培养学生良好职业气质、主动服务意识、规范礼仪接待能力和准确沟通表达能力。
实施数字化“三教”改革 打造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通过深化现代学徒制和“1+X”改革试点,健全师生技能大赛制度,西铁院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实施适应人才培养的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依托省级双高建设,打造轨道交通人才培养高地。
西铁院践行评价改革 推进劳动教育见成效
近年来,西铁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探索形成“理实三位一体 多维多方评价”劳动教育评价模式,助力学生劳动教养水平大幅提升。
创新助力梦想启航!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自主研发多项铁路创新产品
未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将秉承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坚持师生同题共研,持续依托国家级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发挥创新服务平台优势,坚持产教融合、专创融合、赛创融合,培养拔尖创新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铁路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双高建设为契机,西铁院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
西铁院以省级双高校建设为引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凝心聚力,不断夯实双高建设各级主体责任,汇聚全校教职员工集体智慧和力量,争创更多标志性成果,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完成省级双高建设任务、争创国家级双高校打下坚实基础。
“四航”促“四心”,西铁院打造“大思政课”育人品牌
聚焦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目标,作为西铁院思政课“双轮之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逐步构建出“四航促四心”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
融合共建共享,打造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
以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为契机,西铁院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共培技能人才,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发展能力,努力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