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数字赋能 西铁院打造轨道列车工匠新高地
为适应我国轨道交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有效破解轨道交通教学“三高三难”痛点和难点,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西铁院)坚持“科技引领、虚实融合、共建共享、育训结合”的原则,按照“顶层设计、应用驱动、资源共享、示范引领”的思路,建成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246”轨道列车智能运行与维护综合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简称智能运维仿真基地),形成了“虚实融合、学做一体”的数字化“344”教学模式。
基于三铁融合,打造综合基地
按照“产教融合牵动匠心,科技赋能引梦前行”建设主旨,西铁院聚焦轨道交通运营智能化、集成化发展方向,与中国中车、西安铁路局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根据轨道交通生产实际,西铁院以“云、大、物、智、移”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为引领,先后投入5000万元,通过对接轨道列车运用与检修相关岗位群,充分发挥校企“共建、共享、互利、共赢”资源优势,打造了集高铁、普铁、地铁领域多工种联合演练于一体的“246”综合虚仿基地。
“246”综合虚仿基地,包含铁道机车专业群教学资源智慧职教云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云平台2个平台,以及公共虚拟仿真中心、专业虚拟仿真中心、虚拟仿真体验中心、虚拟仿真研创中心4个中心,拥有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技术研发、员工培训、师资培养、职业启蒙6个功能。
246虚仿基地
该基地将企业真实工作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全过程,以虚拟环境呈现真实生产环境,实施数字化教学改革,通过软件资源、外设硬件结合的方式身临其境地进入教学,增强师生体验感和参与性。
同时,西铁院将基地建成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技术研发、员工培训、师资培养、职业启蒙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实现了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有效破解轨道列车运用、检修相关专业实训中“三高三难”教学困境,助力轨道列车智能运维工匠人才培养。
健全基地特色,开拓创新优势
标准引领、靶向定制,资源建设高度还原生产场景。西铁院参照国家铁路专业建设指导标准、铁路专业教学标准和铁路工种职业标准等30余项,立足轨道交通列车运维领域工作岗位标准,与中国中车、北京和利时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发智能运维仿真基地建设方案,以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为抓手,靶向定制涵盖轨道交通生产、运营、维护全过程的数字化资源,建成了标准一致、操作流程及环节同步现场作业、教学情境还原生产场景的虚拟仿真资源50余个。
资源开发流程
数字赋能、健全机制,双线三层贯通人才培养周期。基于企业调研和职业岗位需求,西铁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按照人才培养需求和培养规律要求,将实训内容设计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三个层次,“技术技能、职业特质”与“理实一体、虚实融合”两主线贯穿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推进教材建设、资源建设、虚仿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五位一体”,以专业基础能力实践为起点,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为重点,理虚实融合,教学做一体,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两主线、三层次”教学课程体系
虚实融合、重塑课堂,学习情境保障双重素养提升。西铁院以“虚实融合、学做一体”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为导向重塑课堂,数字赋能课堂,创设智慧学习空间,搭建“虚境+仿境+实境”学习情境,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思政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岗位标准四融入,理论和实践、实践和岗位、校内和校外、线上和线下四结合的“344”教学模式,实现轨道列车工匠人才职业技能素养和数字素养同步提升。
“344”教学模式
聚焦育人路径,优化基地建设
融通企业真数据,校企共建真场景。西铁院联合中国中车、西安铁路局等企业组建基地资源开发小组,以列车运用与检修典型工作岗位任务为载体,完成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3个虚拟仿真单元60余个企业真实案例,及时将轨道列车运用与检修企业的新标准、新规范、新工艺、新技术、“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包括安全教育、操作规范、工匠精神等,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提供给学生基于视觉、听觉方面感官刺激的模拟环境,多维度、全流程、全范围的真实反映列车运用与维护生产全过程,确保教学内容同步迭代产业发展。
对接企业真任务,推动教学真改革。数字化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西铁院充分利用AR、VR技术,创设“虚境+仿境+实境”学习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看不见、动不得、讲不清、难再现的部分以信息化方式展现,实施“项目贯穿、三单引入、双环互嵌、立体训练”项目探究教学法。
项目贯穿、三单引入:依据项目选场景,融巴山精神、高铁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于教学,激发爱国情、报国志,通过学习任务单、特质要素单和资源目录单等“三单”,明确任务目标;依据学情分小组,自主探究、合作研学。
双环互嵌:小组按照技能点要求单兵练习,按照单项能力要求合作训练,开展组内自主探究、合作研学、角色互换,组内比拼、过关考核等形成小循环;各组展示成果、组间互评、教师点评、企业点评考核,形成大循环,小组依据考核意见完善提高,双环互嵌历练,培养职业特质。
立体训练:实施单兵练、合作练,分场景、分岗位角色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多方法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技能和素养的同步提升。
“项目贯穿、三单引入、双环互嵌、立体训练”项目探究教学法
增强校企真应用,开创产教新成就。智能运维仿真基地聚焦轨道交通产业和区域产业发展,依托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轨道交通未来教育科技创新基地、铁路“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铁路产教融合型创新实训基地,全方位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和育人成效。
以实现产教融合为目的,西铁院不断深化“学校对接集团公司、二级院部对接站段、教研室对接车间、教师对接工程技术人员”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四级对接”的机制,逐层厘清合作内容,以基地发展和共享为纽带,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型教学与培训资源,探索基地多方共投、共享、共用长效机制。
西铁院通过引进轨道列车领域企业真实项目,对接企业最新技术及生产需求,推进100余个典型案例数字化转型。在建设期内,西铁院遴选、聘请5名从事列车驾驶、列车检修、列车制造等现场运用、维修、制造、工艺等岗位的工程师,承担教学任务和虚仿基地建设任务,保证列车运用、维修与数字化制造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基地功能完善,建设成效凸显
教研相长硕果累累。在建设期内,基地主持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教学资源库各1个,建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2项,培养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2人,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6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教研建设成果
人才培养成效突出。基地承办了全国铁道机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两届,陕西省城轨车辆技术学生技能大赛三届。每年有铁道机车专业群及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1000余人在基地进行培训和学习,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虚拟仿真类大赛获奖8项,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等赛项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36项。此外,虚仿基地数字化教学课堂获中国教育报、光明网、工人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0余次。
订单班(部分)
交流合作影响扩大。两年来,西铁院依托虚仿基地开发教育部国家教学标准3个,省级技术标准5个,开展轨道交通企业创新项目3项,优化职业培训方案6个,完成社会培训、接待国内外参观600余人,完成500余名学生职业教育启蒙研学活动。
冈比亚驻华大使夫人Jammeh Nyima Gambjan评价,“虚拟基地模拟很真实,设备操作简单,我们国家没有这样成熟的铁路技术,这一点需要我们学习。我回家后要把看到的场景转述给我的丈夫,未来希望两国间可以有更多的国际合作。”
宝鸡陈仓中学学生在虚仿基地进行研学活动后表示,虚仿基地设备先进、功能强大,我们国家在全世界铁路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坚定了他们从事祖国铁路事业的决心。
宝鸡陈仓中学在虚仿基地进行研学活动
编辑:韦东群
相关推荐
岗课赛证综合 四好育人浸润 理虚实一体教学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运用》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MOOC+SP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于2020年完成建设,2021年认定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在线精品课程,2022年认定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目前已在智慧树平台运行7个周期,累计选课人数7264人次,累计选课学校100所,累计互动1.33万次。
“知、感、塑、行”四层递进 西铁院打造“七有”课堂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课程作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基础课,通过对接城轨运营企业《站务员岗位服务礼仪规范》和岗位礼仪素养要求,培养学生良好职业气质、主动服务意识、规范礼仪接待能力和准确沟通表达能力。
产教融合 创新发展 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的轨道交通高水平专业群
近年来,西铁院紧贴智能高铁、智慧铁路、智慧城轨行业特点,建立健全专业群发展长效机制,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适应行业产业需求的轨道交通人才,持续扩大学院办学品牌影响力。
实施数字化“三教”改革 打造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通过深化现代学徒制和“1+X”改革试点,健全师生技能大赛制度,西铁院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实施适应人才培养的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依托省级双高建设,打造轨道交通人才培养高地。
西铁院践行评价改革 推进劳动教育见成效
近年来,西铁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探索形成“理实三位一体 多维多方评价”劳动教育评价模式,助力学生劳动教养水平大幅提升。
创新助力梦想启航!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自主研发多项铁路创新产品
未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将秉承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坚持师生同题共研,持续依托国家级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发挥创新服务平台优势,坚持产教融合、专创融合、赛创融合,培养拔尖创新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铁路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双高建设为契机,西铁院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
西铁院以省级双高校建设为引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凝心聚力,不断夯实双高建设各级主体责任,汇聚全校教职员工集体智慧和力量,争创更多标志性成果,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完成省级双高建设任务、争创国家级双高校打下坚实基础。
“四航”促“四心”,西铁院打造“大思政课”育人品牌
聚焦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目标,作为西铁院思政课“双轮之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逐步构建出“四航促四心”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
融合共建共享,打造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
以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为契机,西铁院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共培技能人才,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发展能力,努力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