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真实场景 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聊城职院)市场营销专业,依托专业核心课程《工商模拟市场实训》,连续十年举办“互联网+”商贸服务运营大赛(工商模拟运营大赛),共开展真实运营项目600余个,累计3000余名学生参与,为商贸服务类专业营造真实场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办企业、引项目等提升学生企业管理能力,培育了一批适应营销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与大赛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技术技能
聊城职院《工商模拟市场实训》课程实施过程与“互联网+”商贸服务运营大赛同时进行,课程实施过程即为学生准备参加大赛的过程,学生准备大赛的过程即为完成课程实训项目,课程实训项目和大赛的前期准备相辅相成。
课程设计解决了传统课程内容乏味、授课方式单一等问题,在课程实施中真实模拟企业注册、摊位竞标等工作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举办商贸服务运营大赛,搭建真实市场环境
“互联网+”商贸服务运营大赛是在学校或者网络创设真实的市场运营环境,学生通过创办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各种商品,综合实践所学营销策划、经济理论、管理思维等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商品经营和企业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真实市场环境的构建,学生更新转变经营理念、制定投资方案、激发创业设想,开展招商引资,实现“知本”与“资本”的有效结合。
设计课程学习项目,助力学生管理运营企业
在实践教学中,聊城职院运用项目任务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创办各类企业、经营各种商品”这一大型真实的项目进行生产性实训,并完成十五项具体任务,即让学生完成模拟企业的人员配备、市场调查、企业注册、摊位的招投标、资金筹集、采购进货、摊位的策划、摊位的装饰布置、新媒体营销策划、营销方案的制定、广告宣传、市场开业(工商模拟运营大赛)、商品经营与企业管理、财务核算和照章纳税、总结完善等全过程的深入实训。
工商模拟市场实训课程,实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做、学、教一体化,实现课程与市场运营的有机融合。
大赛形式多样,适应市场环境变化
一年一度的“互联网+”商贸服务运营大赛,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起初在校园生活区设置二十余个摊位,学生团队寻找合作企业提供资金、产品,竞标摊位,制定营销策划方案,开展运营等,不但收获了知识和运营经验,还获得了经济收入。
随着新媒体经济、共享经济以及网络经济的发展,大赛形式也随之改变。聊城职院将市场运营环境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多平台实践应用,以微信营销、直播带货等形式开展了商贸服务运营大赛。大赛形式多样化,紧随市场的变化调整真实市场运营环境,有利于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
借助企业资源,引入新媒体营销真实运营项目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直播营销、微信营销等新媒体营销技术提出了新的应用需求。聊城职院实训过程中,加入电商直播、微信营销等新媒体营销知识的传授,与聊聊云购、百果园等企业进行直播合作,承接真实运营项目,2021年共进行了100余场直播带货,直播时长达150小时,总计收获10万+观看人次。
营造真实场景,提升学生行动能力
聊城职院课程与大赛有效结合,营造了真实运营场景。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全面实践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全过程实践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能力培养”,学生在校内真正体验到创办与经营企业的过程,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大赛强化了学生市场经济意识,培养了市场经济所需的经营与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与创业和就业的能力,为提高就业率和优化就业岗位奠定了基础。
近三年,聊城职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直播带货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奖十余项,20级市场营销专业霍双双同学参加第七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营销技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亚军。聊城职院毕业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提前半年被TCL科技集团、苏宁等知名企业预定,初次就业月收入便达到6000元以上。
编辑:韦东群
相关推荐
聊城职院应急管理学院 搭梁建桥,护航学生就业之路
近年来,聊城职院应急管理学院加强政企合作,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找好岗位“梁”、架好信息“梁”、备好人才“梁”三个方面入手,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全力以赴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教师发展的“聊职特色”:立师德、强引培、重管理、树新风
近年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深入人才强校战略,以“一个中心、三大机制、四大工程、六项计划”,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产教融合打造四条链 校企合作为产业赋能
近年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聚焦聊城市关键产业转型升级,聚合制造产业链中的“专精特新”企业,以聊城市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创中心为抓手,四方融通打造四条链,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学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紧扣超硬材料特色产业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紧扣超硬材料这一特色产业,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了校企的协同发展,也为学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
凝聚全员全程育人力量 助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聊城职院商贸服务专业群针对学校双创教育平台不完善、课程体系不丰富、实战项目不足、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系统设计“全员全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经过研究实践,成效显著。
聊城职院对接阿胶产业集群 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和“六个新聊城”建设,面向阿胶产业集群,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成立“东阿阿胶学院”培养懂药学、能制胶、辨真伪、会营销、知健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体育心 聊城职院构建学生早操管理“四化”模式
在学生早操管理工作中,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固化为制度,细化为标准,优化为项目,内化为品格的“四化”模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构建基于分类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动力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分配办法,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为基础,建立了以业绩贡献为核心的薪酬体系,同时坚持“以岗定薪、责薪一致、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原则,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导向作用,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数商兴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项目,组建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服务专业群,以服务农村电商开展、农村物流配送、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产品电商化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创促进乡村产销衔接,分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到农业电商品牌打造的农业服务产业链,依据岗位需求整合产业链中前端的园艺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中端的电子商务专业,末端的物流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形成以“数商兴农”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服务专业群,落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