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经验 >内容详情

聚焦“两跨三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

2022-09-23 来源: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作者: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新时代的教育之问。

近年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聚焦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任务,针对成班级建制订单人才培养只适合企业规模化、标准化用人需求的行业痛点,通过跨专业、班级组班、“学校课”与“企业岗”、 “教师教”同“师傅带”、“学习、职业和生产”场域的三融合,培养专业知识“积淀厚”、岗位技能“上手快”、职业发展“后劲足”的种子人才,的育人体系,并将企业的精准化用人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融入人才培养、教书育人全过程。


跨专业自选,满足个性化发展

学院学生以为中心,契合职业生涯规划为原则,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是组建多个企业冠名种子班,学生不受专业、班级限制,按照学校提供的岗位模块自选菜单,自愿接受企业遴选入班;二是配套制定《种子班学员管理办法》《种子班运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入班申请、班级运行、过程考核、退出机制及激励机制等,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生”三方协议》。

学院学生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市级奖项年均5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稳岗率达到93%, 优秀毕业生先后有26人成为企业合伙人,168人晋升为店长、区域经理等管理岗位。毕业生公益创业项目也荣获重庆市“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30强。


岗课融合,健全教学课程体系

遵循适合教育理念,实现“教学做用”一体化。一是实施“一班一策”,编制与岗位相适的模块化课程,形成“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主体,企业所属行业知识和岗位项目模块化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二是依托行业资源协同开发系列教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和企业岗位技能课程,梳理教学典型案例;三是利用诊改机制,定期调整优化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适时注重课程内容的“吐故纳新”。

以学习者为中心推进教育改革。通过一企一品牌,协同合作企业打造多个冠名种子班,形成“种子班迷你超市”,实施基于个性发展的分班、分岗培养路径,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明确了学习方向、树立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动机、提升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场域融通,增强岗位适应性

基于人岗匹配理论,融通学习、职业、生产三场域,淬炼岗位技能,提高学生岗位适应性。一是实施真实任务驱动、真实项目导向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二是合作企业在校内设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企业真实项目的引进,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构建职业场域;三是在校外建立产学合作基地、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周末兼职、假期实习等实岗锻炼机会。 

“两跨三融”种子班人才培养模式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市场营销专业群入选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牵头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智慧新零售产教融合联盟”。校企共建了阿里巴巴客服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协同建成了1门国家级和8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了35门企业岗位技能课程,编写了“感悟营销”系列教材8种。完成了15项市级教改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师资融合,筑牢学生成才根基

校企师资相互流通、相互补充。以增强职业岗位适应为目标,打破专业限制藩篱,弥合理论实践间隙,汇聚校内校外资源,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岗位适应性,满足了企业用人需求,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是推进“三进三请,一生双导师”师资建设工程,聘请企业综合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一线精英分别宣讲企业文化、培训行业知识、传授实操技能,并要求学校教师进企业、进项目、进岗位;二是制定《校企合作办学师资管理办法》,规范专业教师和企业师资在教学结对、课程共担、资源共建等方面的精细分工与精准对接;三是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拟定培养计划,按课程性质分模块组织教学、开展多元评价,实现“教师教”和“师傅带”的融合。

编辑:赵许江

相关推荐

构建“五双”模式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推进党史融入思政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着力培养具有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扎实学识与学习能力、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工匠精神与职业品格、过硬技能与创业意识的“五有城职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深入挖掘党史资源,梳理党史资料,探索出了将党史融入思政课的“五双模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以及英雄和烈士故事,以革命精神培育理想信念,培根铸魂,为“五有城职人”注入红色底色。

特色经验 · 2022-02-22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岗课赛证研”融合 助力西部职教基地建设

永川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面向在永院校和园区企业开放,主要承担“教学、科研、培训、认证、竞赛、生产”于一体任务。

特色经验 · 2022-01-04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