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经验 >内容详情

“八精准”“八狠抓” 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22-04-28 来源: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琚芳芳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脱贫攻坚精神,紧紧围绕“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致富一家”的战略目标,按照省教育厅教育精准脱贫“1+N”要求,结合实际,聚焦“八个精准”,突出“八个狠抓”工作思路,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 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学院组织人事部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坚持精准选派,狠抓驻村工作

学院积极参加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先后选派了7名干部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5名干部获“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目前,有3名年富力强的干部组成的驻荔波县同步小康工作队建院小分队,深入贫困一线,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

学院党委探索出不定期走访扶贫调研制度,由院党委率各党总支书记先后赴荔波等县开展各类党建扶贫活动。截至目前,院党委通过各种渠道为贫困地区争取 1100余万元发展资金,项目涵盖了种桑养蚕、公益性公墓、山地养牛、生态养猪、铁皮石斛、大棚食用菌等,为60余名寒门学子争取各项教育资助38.4万元。

2019年,应思南县和望谟县人民政府请求,学院派出40余名建筑专业骨干教师协助当地政府完成脱贫攻坚项目——万余户房屋安全评定工作。2021年2月,学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陈瑜、刘晓军、吴世雄等3名同志分别于2021年4月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结合乡村振兴实际,按照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安排部署,2021年,学院选派5名干部到荔波县和瓮安县驻村,其中4名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名干部为驻村队员,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学院驻荔波县佳荣镇大土村第一书记陈瑜工作纪实


坚持精准培训,狠抓产业革命

学院党委带队赴贫困地区多次调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确立了扶持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方案。

学院连续开办两期期培训班,为荔波县洪江村、大土村14名村民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封闭式培训,14名学员免费提供食宿,结业后还向他们赠送了一批价值近10 万元陶艺和木作工具,帮助其返乡创业。目前,学院共销售木、竹雕工艺品300多件,销售金额达2万多元。此外,大土村还以师带徒的形式将木雕、陶艺技能传授给更多年青人,发展壮大特色工艺品制作。

2021年,学院组织7名教师到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梦柳镇高桥村,有针对性地发展乡村规划,为其量身制定了以布依族特色村寨保护为前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生态文旅+特色农耕”双特型田园乡村规划,且就乡村旅游发展、乡村客栈客房服务、中西式摆台等乡村酒店技能进行培训,培训180余人次,全面提升了村民技能,增强了发展本领。

学院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第二期工匠培训班开班仪式


坚持精准帮扶,狠抓教学扶贫

学院组织骨干力量进驻望谟县中等职业学校,指导学校理清建设思路,明确职责,开展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申报工作。

学院对望谟职校中职质量提升工程精准扶贫基地的申报工作和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进行指导,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在学院的帮助下,望谟县中等职业学校“精准扶贫基地”项目立项成功。学院还促成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精准扶贫基地”项目、“职教名校长工作室”、“优秀教学团队”等项目立项成功。

2021年,在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挂牌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学院选派3名青年骨干教师赴榕江县职校,帮助学校开办新专业,并于2021年春季学期实现招生。同时,学院还尽其所能为榕江县职校捐赠了价值110余万元的教学设施设备,推动了帮扶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等内涵建设。

教育帮扶工作会现场

坚持精准扶志,狠抓招生就业

学院把精准招生就业作为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全免费订单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班工作的开展。

学院与望谟县、剑河县、思南县、贞丰县、威宁县、赫章县、雷山县等签署校政合作协议,组织教职工到望谟县、剑河县、威宁县等10多个县乡开展精准招生工作,完成精准招生人数1000余人。对望谟县、剑河县、贞丰县、威宁县开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免费订单精准脱贫班,实施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与精准就业相结合的帮扶项目。

对在校就读期间“全免费订单精准脱贫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院除按照国家要求实施精准资助外,再补助生活费10000元,对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免除教科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除按照国家要求实施精准资助外,学院增设了“职业教育精准脱贫”资助专项资金300多万元帮扶困难学生,与专业对口的贵州喜百年装饰集团、贵州鑫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成都交大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精准脱贫班校企合作协议。

2021年,学院围绕全省“八大攻坚任务”,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开展了线上招聘会、视频双选会92场,审核推送企业712家,为毕业生提供岗位25600余个,推荐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达到7:1。学院还搭建云就业网平台,形成了“两微一网一平台”+蘑菇丁实习就业管理系统的线上服务体系。


坚持精准包户,狠抓资助育人

学院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实施“干部包户”,院领导包15名,中层干部及副科级干部包12名,普通教师包3名,对学院2059名建档立卡学生进行资助育人,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精准帮扶。帮扶按月考核,计工作量,按学期汇总计入个人及集体总分,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及集体给予表彰。“干部包户”工作提高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覆盖率和精准度。

学院还积极构建“学院——分院——班级”三级学生资助工作网络,配备专兼职资助工作队伍,组织专人专管资助工作,定期召开资助管理例会,切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多次受到省教育厅给予的“政策执行好、政策执行规范、学生保险工作到位”的好评。

学院设立“学生诚信服务站”,组织“宣传员”假期实践等活动,组建退役复学学生国防教育服务队等资助育人活动,丰富资助工作内涵。学院投入近60万元建设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自助书吧”,专门为贫困学生开通服务“绿色通道”。目前,学院累计投入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9369.38万元,惠及学生82647人次。


坚持精准采购,狠抓校农结合

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校农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校农结合”工作的开展。

学院食堂严格按省教育厅对采购量的要求进行采购。“校农结合”采购量占食堂比例逐年攀升,2018年“校农结合”采购总量占食堂总采购量的42.5%,2019年采购量占食堂总采购量70.02%,2020年采购量占到总采购量的92.3%。

2021年6月22日至23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昌辉率队赴瓮安县银盏镇鱼河社区、江界河镇铜锣村、建中镇果水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王昌辉指出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持续取得成效的有效之路,要做大做强地方产业,学院将在校农结合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望谟县座谈会贵州都市报报道


坚持精准落实,狠抓关爱帮扶

学院制定了关爱特殊困难群体扶贫专项工作计划,将工作细化到二级工会组织,确保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工作落到实处。

学院明确关爱帮扶款项,做到专款专用。参加贵州省妇联倡导的贫困地区妇女扶贫活动,为贫困地区900名妇女购置保险,有效提高了贫困地区妇女们的心理安全感和自信心。

学院坚持“要输血更要造血”的关爱帮扶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帮扶工作,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剑河县岑松镇、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荔波县瑶山乡高桥村、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荔波县佳荣镇大土村、安顺平坝区塘约村等贫困地区开展捐赠助学、定点采购、技术下乡等方式,帮扶特殊困难群体。

2021年,学院选派5名干部到荔波县和瓮安县驻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驻村干部紧密结合建筑类学校的特点,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在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工程的重点工作任务。


坚持精准宣传,狠抓舆论引领

学院高度重视宣传报道,凝聚力量始终保持决战状态,着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高质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受到校内外媒体关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中央电视台《深度财经》节目播出《决战:贵州脱贫攻坚启示录》中,将学院作为贵州省大力发展职教“拔穷根”的典型案例,对学院职教扶贫、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人民日报》以《一所职业院校的扶贫担当》为题报道了我院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国教育电视台、《当代贵州》《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州民族报》等对学院进行报道20余次,新浪、腾讯等网络媒体宣传报道100余条。


《决战:贵州脱贫攻坚启示录》


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决胜同步小康的伟大战场上,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职教优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新贡献。

编辑:韦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