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经验 >内容详情

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育人体系

2022-04-06 来源: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作者:谭晓玉

针对职业院校中医药文化传承内容及对象不明确,缺乏有效传承手段,时代精神和适宜性实践严重不足等现状,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借鉴产业生态圈理论,探索形成中医药文化生态圈传承育人体系。


文化传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微观体系

(1)重构融入文化传承育人目标的课程体系

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于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中融入中医药行为规范等育人目标;增设分四学期修完的中医药文化限选课程5学分;增加中医文化活动和中医适宜技术实践学时。此外,校企“方案双定”设置课程,重构“公共基础+专业(群)共享平台+专业模块+拓展选修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岗位一线专家参与,“过程双导”重组专业课堂文化育人内容,构建文化传承+技能传承贯穿的课程体系。

(2)培育政校行企互聘互认师资团队,建设行业标准导向教材

学校建立政校行企师资互聘互认机制,培育专兼结合、融“校外导师+校内导师+企业行业专家或传承人”一体的师资队伍。在学校“师傅团”师承队伍中,“师傅”是名中医、名教师,或是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传承人,如师傅余伯亮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省名中医师承导师,市名中医、校特聘教授;专任教师伍卫红技能大师为药企技术顾问。

校内教师讲授专业知识技能后,远程接入岗位师傅的实景实操教学;以“名中医”“名大师”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传帮带”培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带动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学校以规范化流程和技术标准为导向,开发工作手册式模块化活页式教材,建成《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等在线开放课程和标准化教学视频。

(3)对接职业岗位要求,整体设计文化育人评价指标

学校将校园、课堂、课程、活动、服务的等要素融合在文化与专业、技能传承的每个环节,通过对学生的入学与毕业前职业素养问卷调查、实习前后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考核对比、社会调研完成情况、双创项目参与度和获奖率、社团活动义工服务时等数据统计,对教师的文化育人自觉性、具体性、针对性,育人满意度、信服度,文化传承的学生认同度、配合度等结果测评,建成人才培养的过程与结果、个人与团队、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环环相扣互为支撑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五个维度评价体系共4套,实现中医药文化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度,传承的效度,文化要素的覆盖度等评价要素客观可测量。


围绕产业群特征建设特色学校文化,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中观体系

(1)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围绕产业群特征,凝练“传承国粹、守正创新”办学理念,设计中医药特色校徽、创作《我是青春中医药人》校歌和集医德与药名的“厚德博学、求本远志”校训,将医德内化为学校精神;根据中医药知识脉络制定一脉相承的制度文化并形成育人行为文化;将中医药名篇、名家、名方、名药植入生活、教学、活动区形成特色环境文化;把中医药绝技绝活作为师生传承并推广的活动文化。

(2)构建校内中医药文化“六入”实践活动育人体系

学校编写出版中医药文化传承教材,发挥“道德讲堂”德育主阵地功能;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质训练累计不低于4学分的中医药特色第二课堂;将中医药适宜技术达标测试纳入课程学分;开展宿舍文化评比,制度化开展职业礼仪、中医药知识板报比赛和技术技能社会服务,实现中医药文化入教材、课程、课堂、头脑、生活、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文化认同。

(3)搭建政校行企合作交流平台

学校牵头成立省中医药联盟和民族医药协会、省中医药专业群教学工作委员会,定期交流研讨,举办中医药科技文化节,开展辐射社会的特色文化活动;学校聘请市名中医任小红等企业专家能手近百人兼职教学,同时医院聘用学校省名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钟小文等30名教师为岗位技术指导,形成文化传承与育人合力。


建设服务于社会推广的活动体系、基地和资源,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宏观体系

(1)构建校外中医药文化“六进”实践活动育人体系

学校组建中医药文化科技社团和科普志愿队,定期培训掌握服务社会所需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进社区开展养生保健宣传,防治康复知识技能送教上门至机关和企业,“三下乡”义诊服务,公众号向学生家长推送中医药知识,实施中医药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文化传承同步、文化传承反哺知识技能,让社会了解认同传承中医药,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

(2)建设文化传播与知识技能传承相结合的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

学校建成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医药展览馆与岭南药用植物园为核心的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岭南药用植物园建有按中医春夏秋冬养生规律的景观亭;中医药展览馆分中医篇与中药篇,讲述中医药文化发展历程及孙思邈、李时珍等名医名家事迹;展示《本草纲目》等名著及其编写历程,中医药传统工艺及职业精神的传承故事;利用AR、VR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参观者在展览馆和药植园就能体验中药认采实践的乐趣,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性传播。

(3)共建文化传承优质育人资源

学校组织拍摄的微电影《本草岭南》免费共享给中小学,向全国免费开放科普教育基地和共享覆盖300余学校、注册用户超万人、资源点击过千万的《中医康复技术》资源库;开发中药实训教学标准和实训室建设标准经省教指委验收推广;校院同步使用《中医实践技能标准化操作手册》,推广无痛蜂疗法和余氏针刺三法,形成中医药文化传承优质育人资源。


探索形成中医药文化生态圈传承育人体系,教学成果显著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从专业文化微观、学校文化中观、社会推广宏观三个层面,挖掘“岗、课、赛、证”的中医药文化基因,提出中医药文化生态圈传承理念、构建系统性中医药文化“六入、六进”实践活动育人体系和建立文化传承的评价体系,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起薪线逐年攀升,就业区域从江门地区逐渐扩充到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一等奖19项。麦可思数据显示:2020年,学校就业率93.3%,对口率93%、起薪线3785元、就业现状满意77%,明显高于全省医药类院校91.5%、87%、3650元、73%平均水平。中医药类专业录取分数逐年上升,中医最高录取分超本科65分,平均分超本科近35.5分。

(2)教学相长成果丰富

学校获市级以上课题12项,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1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2项,同时培育国家级名医(传承人)2名,省级大师(传承人)2名,市级名医2名。针灸推拿社团被评为“省优秀学生社团”。

(3)文化建设日趋品牌化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科普教育基地”“市人文社科科普基地”“中医药法治教育基地”。近20多所省内外兄弟院校慕名到学校交流学习,《无痛蜂疗法》等专著被收录进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图书馆。

(4)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高

学校教学案例成果被江门市政府纳入《健康江门2030规划》《江门市卫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性文件推广,并委托研制中医药文化类政策咨询报告8个,获经费101万。此外,学校还为市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药企技术员提供中医适宜技术专项、“西学中”转岗培训、中药鉴定等培训服务近2千人次,每年社会服务收入近500万,并承办各级中医药文化公益项目20多场。

编辑:韦东群

相关推荐

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开展中草药野外认采绝技绝艺教学创新

近年来,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以广东省中医药传承名师郑小吉教授和广东省中药技能大师伍卫红副教授为导师,打造中草药野外认采绝技绝艺传承教师团队,积极开展中草药野外认采绝技绝艺传承的教学创新与实践。通过多年实践,学院形成了特色绝技绝艺传承方式和教改创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育人效果显著。

特色经验 · 2021-11-22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