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经验 >内容详情

发挥文化专业优势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22-02-24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作者: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着眼服务基层,结合教学实践、学生实践,“围绕一个点、盯紧一件事、组建一张网”,主动践行“三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学院自2019年4月正式开展“三服务”活动以来,通过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并服务解决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截止目前共查找并解决问题50余项。

2020年暑假期间,学院出动师生近300人次,赴浙江省相关市县、农村开展文物修复、培训、演出、展览、电影放映等“三服务”活动近30次,服务基层群众近5000人。

围绕一个点,全程参与,实现全方位服务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在仙居县横溪镇设立了教学实践基地,派驻农村指导员,实行为期两年的常驻服务。对横溪镇垟庄村进行充分调研,了解群众需求,从该村“文化礼堂”改造和“白冠山”旅游资源开发两方面着手,做好文旅融合工作。

一是做好农村文化礼堂改造。包括礼堂外立面改造、内部铭文砖专题馆展示、乡村记忆馆陈列、文化礼堂内景环境重建等一系列建设与设计,学校师生参与设计、制作、陈列的全过程,改造后文化礼堂焕然一新,提升文化内涵和品味。

二是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根据垟庄村现有“白冠山”旅游资源,结合横溪作为革命老区,以红色革命历史为主题,打造了一台横溪·白冠山杜鹃花节。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精心排练,发扬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遍遍雕琢细节,用精彩的节目,把观众们带回长征,感受红军那可歌可泣的英雄风采。

三是发挥实践基地功能。将仙居特有的文化基因和诗画山水,融入学校各系各专业特别是音乐系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中,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仙居县“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文化仙居”双赢目标。暑假期间,学校乡镇文化员定向培训班师生来到仙居,参观学习国家非遗项目白塔无骨花灯的制作过程,聆听文化站长的现身讲解。师生为仙居农村文化礼堂送上了精彩的演出,并将电影送进了垟庄村、四都村等。

盯紧一件事,解决难题,实现精准化服务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参与地方戏曲剧种传承保护,协同推进“五个一计划”。

2019年6月,学院与松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文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做好“松阳高腔”抢救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全面深入的文化合作,共同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和松阳县“文化名县”的打造。

同年8月,学校启动了为期5天的“松阳高腔”传承保护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近90名师生深入松阳县中小学、村镇等开展艺术支教、专题研讨、曲谱整理、教学影像资料制作、专场演出等活动。被团省委列为2019年全省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

本着“按需设项”“精准服务”的原则,在活动前开展了需求对接。组织“松阳高腔全谱抢救保护工作方案”专题讨论,之后影像及曲谱整理分队走进“松阳高腔”发源地玉岩镇,观摩香乳山庙会民俗文化节,对演出进行摄录并深入访谈,了解其采用的伴奏形式、演唱句式词格特点、行腔中常用衬词,以便更精准的用曲谱、影像等形式还原“松阳高腔”的韵美。

戏曲支教小分队与玉岩实验教育集团“松阳高腔”社团的30名同学结成对子,进行了为期5天的戏曲形体专题辅导,并参加了“松阳高腔”传承保护暑期社会实践专场演出。

学院还将结合办学特色和“松阳高腔”传承保护需要,进一步落实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非遗传承、文创设计、文物保护等方面开展服务与交流。

组建一张网,畅通渠道,实现常态化服务

通过结合推进“最多跑一次”服务改革,学院建立了“三服务”活动办公室,负责“三服务”活动的协调推进、统计上报、跟踪督查,实现服务常态化。

一是继续开展农村文化礼堂点单服务。2020年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小分队赴上虞、椒江、临海、仙居、三门、嵊州、天台的10多家农村文化礼堂,开展综合汇报演出、舞蹈专场、送电影等服务,直接服务群众2000多人。

二是开展培训服务。2020年8月中旬,学院举办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越剧专业演员系列培训班,分为越剧花旦小生基础班、花旦小生提高班和展演入围剧目专业培训班多个班次,共计260名学员参加。下一步,还将在宁波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举办舞台音响调音师、钢琴调律师培训班。三是开展文物修复与保护实践。学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10名师生,放弃暑假休息时间,赴义乌桥头遗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文物修复工作,将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接轨,通过“师带徒”形式进行岗位技能实地训练和技术积累,践行现代“工匠精神”,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编辑:关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