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化人细无声 “化缘校长”高武国的职教情
“吃上这碗饭,就要好好教书,不能耽误人家娃娃。”
从事教育事业30多年来,父亲的教导一直激励着高武国。
1989年师范毕业后的高武国,先后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德卧小学和德卧中学任职,现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
扎根乡村,创立农村教育“新路子”
1999年,高武国被任命为德卧中学校长。同年,国家就业政策发生了改变,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就业。
“不包分配,读书还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去打工。”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开始在部分家长、学生中出现。
面对这一形势,高武国决定对学校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实行初二分流,开设农技课,发展农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真正的社会生存能力,使得学生离开校园后,能够以一技之长自力更生。在当地的支持下,高武国带领德卧中学修建了蔬菜大棚、食用菌种植大棚、金银花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基地等,培养了大批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得到了家长、社会的一致认可。
2000年,经州教育局批准,德卧中学增设高中部,在校学生从1998年的1400余人迅速增至3108人,教师由80余人增至158人。学校建起了教学楼、职教楼、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办学条件逐步增强。
改造职校,倾力实现专业化教育
2012年,高武国调到安龙职校工作。当时的安龙职校杂草丛生、课桌椅老旧破损,专业实训设备更是没有。全校仅有93名学生,15位教师。到任后的第一次教师会议上,高武国认真听取老师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出学校存在的问题,第二周就带领班子前往兴仁职校、兴义职校、贞丰职校考察学习。
对职校存在的问题,高武国总结道:招生难、缺少实训设备和专业教师。
高武国将专业师资和实训设备作为解决招生难的切口。他多次前往长三角、珠三角寻求企业合作,希望与企业达成订单式培养的合作关系,由企业提供设备和专业师资,学校对口输出技术人才。经过一番努力,深圳光明成校、湖南育才教育集团、重庆立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先后与安龙职校达成合作,投资建设了汽修实训室、电子实训室、SMT实训室、模具实训室。当地政府还投入建设了学前教育实训室,并允许学校增加编制,招考了30余名专业教师。
完成学校的硬件建设后,高武国带领全校教师,深入学生家中,面对面宣传职教政策,把家长和学生带到学校参观。2013年秋季,学校终于招到500多名新生。
彼时,恰逢贵州省实施教育“9+3”计划,高武国决心紧抓机遇,多次到省、州汇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当前困难,省教育厅将安龙职校纳入“百校大战”项目学校,学校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建了实训大楼、食堂、运动场、教学大楼等基础设施,各项功能不断完善。2014年,高武国大胆提出用3年时间,将安龙职校建成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11月,学校成为贵州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一。
紧跟时代,按需培养高素质人才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进入活跃期,新的产业模式对就业者的能力要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高武国早已着手准备:“我国制造业在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智能制造,职业学校的专业也要随之改变。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这不仅是我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更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
近两年,安龙职校新建了专门为企业转型升级定制的智能制造实训室,成为贵州省唯一一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以及“1+X激光加工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除智能制造外,安龙职校因地制宜,把握贵州省在生态、旅游和大健康方面的优势,着手申报康养专业,拟设置中医护理专业、养老护理专业、心理健康咨询专业,为黔西南州大健康产业基地培养人才。
2020年12月,安龙职校毕业生韦顺水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黔南赛区塑料模具工程项目”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全国第九名,随后入选国家集训队。
安龙职校不仅培养学生,也面向当地农村地区培养新型农民。高武国介绍说:“我们会根据老百姓的需求派师资进村,将培训班办到村委会。从家政到种养殖,我们希望能够带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提升幸福感。”
对学校的未来发展,高武国的胸中已有蓝图:“短期目标,要将学校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之后再向技师学校的目标迈进,实现从中职到高职的教育服务一条龙,使学生提前就业。长期规划,我认为职业教育不应局限于应届毕业生,更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所有人的终身教育。当今社会,需要构建起终身学习的体系,而职业教育应作为这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学习社会化、终身化和个性化的需要。”
编辑:武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