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丹丹:扎根基层 一片丹心暖万家
乡村要振兴,就要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而这正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近年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直面乡土人才培养难点问题,精细谋划、精准施策、精心育人,培养了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谷丹丹,2006年毕业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返回家乡,谷丹丹扎根基层十余年,用真情服务百姓,用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如同一株绽放在群众心田的山丹丹花,开得红艳艳,开得亮闪闪。
2018年,谷丹丹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的“双卡入户,四色管理”工作模式被平顶山市评为“金点子”,2019年,被河南省人社厅评为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19年,谷丹丹被中宣部、人社部授予“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提名奖和“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先进个人”。2021年,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一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团市委授予“平顶山青年五四奖章”;并荣获“平顶山市第二届脱贫攻坚“鹰城榜样”先进个人贡献奖”、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等殊荣。先后当选为平顶山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奔赴山乡,群众的小事就是大事
2011年,叶县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县18个乡镇成立人社所,急需派遣一批人员到乡镇工作。刚参加工作、从小在县城长大的谷丹丹毅然报了名,并被派遣到偏远的山区乡镇辛店镇。客到此地浑无我,人入山乡便忘归。一到辛店镇,谷丹丹便开始了繁重而忘我的工作。她翻山越岭、走村串户,逐家逐人走访调查、答疑解惑,摸清底子、建立台账,帮助群众解决养老金发放问题,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详细的创业就业帮扶计划,几个月下来,就跑遍了辛店镇的140平方公里、39个行政村。在工作中,她探索出的“双卡入户,四色管理”工作模式,被平顶山市脱贫攻坚办公室评为“金点子”,并被河南省人社厅评为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心之所至,深情联结千万家
辛店镇新杨庄村贫困户屈付见患有心脑血管、股骨头坏死等多种疾病,经常住院治疗。在谷丹丹的帮助下,屈付见接受了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建起养鸡场,从此致富奔小康。
对大学生返乡创业者,谷丹丹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致富奔小康。2014年,郑州大学毕业的白晓丹放弃了在市区的高薪工作来到辛店镇南焦庄村种植黄梨,如今,已经陆续在200亩土地上投资了150多万元。后又得知白晓丹资金紧张,谷丹丹很快就帮她申请了5万元大众创业补贴,并鼓励她参加全市创业大赛。最终,白晓丹参赛并荣获二等奖,还获得两万元奖金。
务工之家,撑起异乡一片天
叶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仅在江苏省昆山市务工的人员就达3万余人。为进一步强化管理,帮助他们解决务工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020年9月,叶县在昆山市成立流动党委、转移就业服务中心,谷丹丹受命远赴昆山任职。
谷丹丹紧紧围绕 “一稳一创一引领,双招双创双提升”的工作思路,不舍昼夜,埋头苦干,仅半年时间,就将务工之家打造成为全省驻外机构的样板。同时,谷丹丹积极引导在外流动党员以发展为己任,主动为家乡建设牵线搭桥、献计献策。她充分发挥务工之家、叶县商会联盟优势,画好“同心圆”,绘就“路线图”,广泛收集各种就业招聘信息,并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工伤知识等内容,通过成立“叶县人在昆山志愿服务队”,以形式多样的活动,用真情为叶县在昆山务工人员铺就了一条充满浓浓乡情的“温情路”。
编辑:赵许江
相关推荐
李威威:普通农家孩子逆袭成就创业梦想
李威威:寒门逆袭成就创业梦想
吴攀登:坚守支教初心 扶贫奋进谱新篇
从山区志愿者到特岗教师,从基层日常工作到走访贫困农户,从扶贫工作到国防动员,吴攀登一直坚守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道路上,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以实干担当时代的重任,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人生的转变。吴攀登,2006年7月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毕业之际主动报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来到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服务。2008年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号召,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威宁自治县服务。2012年以来,一直在县扶贫办从事精准扶贫工作,经历了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为促进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步
朱婷婷:执念创新创业 开创中国独食餐饮新业态
朱婷婷:执念创新创业,开创中国独食餐饮新业态
杨利华:从退伍兵到辣椒大王的蝶变
杨利华:从退伍兵到辣椒大王的蝶变
学高为师育英才 身正为范铸师魂
马仁海教授坚守“德高身正为范,教书育人共举”初心使命,扎根特殊教育,传承师道情怀。先后主持国家发改委“特殊学校建设(二期)”、教育部“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财政部“双高”计划“高水平特殊教育专业群”和教育部特殊教育“骨干专业”4项部级建设项目,项目资金共计1.927亿元,全面提升了特殊教育专业国内影响力。立足三尺讲台,任教31年,2021年主持《残疾儿童行为矫正》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