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经验 >内容详情

智慧赋能信息融合 构建“互联网+教育”高效外语课堂

2022-04-07 来源: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李晶

在实施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战略背景下,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商职院)聚焦数字化时代教育高质量的发展要求,用信息技术赋能外语教学,打造“深度融合”的智能学习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与学生学习兴趣,在创新“互联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外语类课程学生评教结果在校内名列前茅。


硬件软件完善整合,构建智能学习环境

浙商职院不断推进校园数字化改革,建成“掌上商院”统一智慧校园门户、人脸识别+活体检测门禁系统、大数据智能管理图书馆、多功能语言实训室、为语言学习创造安全、舒适、便捷的环境氛围。外语课程均在内置交互式一体机的智慧教室开展,使用率达100%。

新落成的国际文化展示体验中心,则是专门为提升外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国际素养打造的综合智慧基地,设有沉浸式国际语言体验中心、国际文化展示体验馆、国际会议中心等场地。通过3D虚拟仿真系统、环绕立体显示设备、场馆实景的协同作用,配合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模拟可感知的多元语言文化情境,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开展体验式学习。在不断完善校内信息基础建设、开发辅助教学软件系统过程中,创建“一个中心、多线联动”的智能外语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课堂学习效能

依靠有力的基础支持,浙商职院着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学习过程上,积极运用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创设智慧教学情境,塑造生动高效的外语课堂。

丰富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依托但不依赖纸质教材,充分利用与课本同步设计的TOP课件(Teaching Operation Planner),配合多媒体资源与虚拟仿真呈现,将“教材”整合成一本包罗万象、交互便捷的“活书”,将教学内容呈现为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的学习情境。此外,教师通过推荐U校园、We Learn等配套学习软件,MOOC中国、慕课网、爱课程等优质在线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培养数字化学习能力。

灵活教学手段。外语课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关注知识可视化,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加深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借助Quizlet在线记忆工具将场景可视化,有效应对单词背诵这一“老大难”问题。导入的词汇可智能转化为带有图文情境的单词卡,加深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知识图谱、SmartArt等工具,将知识之间的关系可视化,将碎片化信息建立联系、形成结构,使学生深度参与对知识的认知加工过程,最终形成长时记忆。

促进学习过程。利用超星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创建智慧课堂,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利用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控制屏幕投影,脱离操作电脑、屏幕等设备的束缚,真正走近学生。教学内容设计体现多元,以问卷调查、主题讨论、分组任务等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实现教学互动从“受时长限制的‘个别回答’”到“线上实时‘全员参与’”的跨越。通过自由抢答、随机选人等功能开展分享讨论,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参与度。平台跟踪记录学习情况,可以让教师以答“疑”解“惑”的引导者身份促进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数据信息技术为辅助的智慧化教学。


数据支持人技结合,精化学生个性评估

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需要基于一定标准对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量化,并做出价值判断,因此通常存在不够客观、不够全面等不足。而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量化分析,则能实现教学评价的精确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形成客观有效的评估报告,为教育教学各个层面的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大幅改善了传统人工批阅作文耗时长、反馈不及时、针对性不强、漏改错改等问题。基于强大的“活”语料库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学生在线完成写作任务后,即可收到语言、内容、篇章结构及格式规范等全方位智能批改反馈,并可对症下药不断修改提高。

此外,iSmart智能语音测评、WeLearn智能组卷批阅等都是浙商职院外语教学常用的智能评价手段。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让教师在传统物理空间学生现场反馈的基础上,根据网络空间采集的学生基础数据、学习过程数据、作业成绩数据,深入分析学习状况,了解个体差异与发展潜能,从而采用灵活、开放、共享、个性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支持学生学发展需求。


在实现从“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迈向“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实践中,浙商职院外语教学团队始终关注学生需求,在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的同时,注重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使其具备数字时代的生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编辑:杨金鹏

相关推荐

以四链融通 描绘共富路上的“浙商院风景”

以四链融通 描绘共富路上的“浙商院风景”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发先行、出新出彩,通过学校、专业群、教师、学生四级联动,打通学校的教育链、人才链与企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有效衔接,用数字技术赋能专业群升级改造,推动职业教育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良性互动,做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生动描绘共富路上的“浙商院风景”。  数字赋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学校通过专业群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工匠的培养,帮助企业在品牌、商品、制造、渠道、营销、零售、服务、物流、金融、技术等要

特色经验 · 2022-10-24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端“汉语桥”创新助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

云端“汉语桥”创新助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汉语桥”项目为契机,围绕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技能(中餐烹饪、电子商务、应工制冷)三大板块,通过云端载体的设计和应用,面向海外开展线上“中文+职业技能”系列培训项目,彰显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实力,助推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助推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该项目共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埃及、越南、尼泊尔、柬埔寨等33个国家的400多位海外学员参加,每个分项目为期10天,通过“线上+线下”“直播+录播”“云端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向学员展示了当

特色经验 · 2022-10-10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美食为媒助力中国文化传播

以美食为媒助力中国文化传播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大国工匠”精神和国际化视野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致力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西班牙巴利阿里大学合作开设中餐学院。同时,学院成功获批浙江省海外中餐人才培训基地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承担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创建“空中烹饪学院”2.0版,引领烹饪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开展海外中餐培训,助力中国文化传播一带一路,美食襄助。由浙江省侨联、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协办的“

特色经验 · 2022-09-23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特色经验 · 2022-05-16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七七”支部工作法创新打造“党建+国际化”特色品牌

“七七”支部工作法创新打造“党建+国际化”特色品牌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特色经验 · 2022-04-20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双向引领、四位一体” 赋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双向引领、四位一体” 赋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特色经验 · 2022-04-20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商职院以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建设

浙江商职院以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建设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特色经验 · 2022-04-18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双向融通四维联动 打造商科特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双向融通四维联动 打造商科特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特色经验 · 2022-04-12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四维融合 构建高职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模式

四维融合 构建高职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模式

浙江商职业技术学院

特色经验 · 2022-04-11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