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人物 >内容详情

吴攀登:坚守支教初心 扶贫奋进谱新篇

2022-04-27 来源: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作者:吴为民 陈威亚

从山区志愿者到特岗教师,从基层日常工作到走访贫困农户,从扶贫工作到国防动员,吴攀登一直坚守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道路上,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以实干担当时代的重任,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人生的转变。

吴攀登,2006年7月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毕业之际主动报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来到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服务。2008年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号召,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威宁自治县服务。2012年以来,一直在县扶贫办从事精准扶贫工作,经历了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为促进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步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争当“领头雁”,做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老黄牛”

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吴攀登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学毕业时他带头报名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被选派到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坝羊乡人民政府服务,初入坝羊,吴攀登积极为乡民解决实际困难。

2008年7月服务期结束后吴攀登又报名参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为一名西部山区教师。2011年6月,吴攀登带领的中队被评为全县“先进少先队集体”。


勇挑“重担子”,做主动作为、担当实干的“拓荒牛”

2012年5月吴攀登被借调到威宁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五年来他累计拟写各类公文600余份、撰写汇报材料400余份、调研文章30余篇,跑遍了全县41个乡镇314个贫困村,参与监督和验收扶贫项目40余个,负责单位多项活动的开展。2016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他在扶贫办一干就是9年,经历了脱贫攻坚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整个历程。


9年中他配合全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73001户,345577人,314个贫困村,26个贫困乡镇,同时他认真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帮助帮扶贫困户发展能繁母牛,为每个贫困户争取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1.2万元,实现每户增产增收7500元。


敢啃“硬骨头”,做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孺子牛”

2018年,吴攀登被委派到石门乡督促项目建设、排查项目短板、走访贫困群众等工作。石门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威宁自治县7个极贫乡镇之一,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是威宁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突如其来的地震打断了既定工作思路,吴攀登被分到离震源最近的年丰村去排查,现场发生余震也没有退缩,直至确保群众无人员伤亡后,才于第二日凌晨返回政府驻地,为后续救灾工作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吴攀登成为了光荣的结对帮扶干部。为了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他一方面及时下组入户,与帮扶群众唠家常;一方面,将党的扶贫政策及时传达。


几年来,吴攀登先后在哲觉镇大桥村、牛棚镇营山村、龙场镇津海村、长坪村、柳林村、尖山村6个村工作,帮扶贫困户20余户落实养牛30余头。先后组织2018-2019年全县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1500人、妇女培训600人,通过培训技术和发展生产等生产技术,先后带动2.8万贫困人口生产致富奔小康。


永葆“赤子心”,做拼搏进取、无悔青春的“昆仑牛”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加班、下乡更是常态中的常态。作为扶贫干部,他全身心地投入战斗中去,只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迎难而上、“短板”样样补齐。2020年7月,吴攀登被中共毕节市委授予“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2月,威宁自治县扶贫办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4月吴攀登也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再奔“新征程”,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担当牛”

2021年,吴攀登重返乡镇工作,分管国防动员、应急指挥、安全生产等工作。任职以来,吴攀登尽心尽职,毫不懈怠,积极参与市县训练和学习各类法规和文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当年完成编组民兵总数达1830人,动员辖区适龄男青年报名参军104人,直招士官1人;完成368名退役军人一人一档工作,建成20个村级退役军人事务站,并为现役军人、老复退军人、优抚对象发放优待金慰问金6.8万余元。同时依托武装部民兵建立了一支30人的应急排,各村委会民兵为骨干的1800人的20个民兵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每代人的奉献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吴攀登正是在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做着平凡的工作,用青春谱写着一曲奉献之歌。

吴攀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固然与他自身努力分不开,同时也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以爱为核心、以职业为切入点”的学生工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在他身上也体现着“师范精神”的传承。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多年来一直秉持“育卓越人才,塑两代师表”的育人理念,通过数代人的文化培育和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大批以吴攀登为代表的“扎根基层,致力于乡村教育”的师范学子。

编辑:赵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