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远:学生心中最美的“天使之师”
课堂上,他用汗水书写初心,施展人生抱负,用火热的激情谱写健康教育新篇章。
课堂外,他是冲在一线的急救先锋,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放飞健康梦想。
他既是一位师者又是一位医者,大医精诚,春风化雨,用粉笔摹画人生,用智慧孕育理想,用汗水呵护生命,用诗和远方引领着职业理想、兑现着卫生职业教育的庄严承诺。
他就是学生心中最美的“天使之师”、医学技术省级名师工作坊领衔人、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教务处副主任王志远。
初心不改勤钻研,蓄积力量助提升
2005年大学毕业以来,王老师怀揣着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和救死扶伤的梦想,来到了马鞍山市中医院脑外科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不仅熟悉了临床业务而且以超出执业医师分数线一百多分的优异成绩顺利拿到了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证,成为了一名住院医师。
在医院工作期间他努力钻研医疗知识,尽力为病人解决痛苦,受到了病人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执业期间他发现医学教育事业任重道远,为了与爱人携手提升医护教育质量、传承医学教育事业,2007年1月他辞去了马鞍山中医院的工作,来到了淮北卫生学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目前躬耕三尺讲台已十四载。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凭借扎实过硬的教学本领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从站在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这个“初心”始终指引着他。
工作初由于学校专业教师较少,他每周的授课工作量达到18学时以上,主讲外科护理,教学面对的是专业护士,同时兼顾多门课程。在授课之余,他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钻研教学方法,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及教学水平。
实训教学方面,作为一名从事过临床工作的教师,在实训操作方面已有一定的专业经验。但是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王老师自认为自身知识储备还不够充足,于是他暗自下定决心,要补上技能这一课,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利用寒暑假期到医院去充电学习。他先后申请到淮北市人民医院和淮北市辉克药业有限公司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及时弥补因长期脱离临床而导致的知识短板问题。
2012年他顺利取得了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医师证书,使自己“双师型”教师的含金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王老师还会积极抓住每一次校外培训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2008年,作为院校第一批学员,参加了安徽省骨干教师培训;2012年,参加了山东省全国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两个月的理论学习和一个月的临床实习,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还获得了“技能操作能手”的称号;2016年,报考了山东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山大录取,目前正躬耕在提升素养的大道上。
率先融入信息化,创新开展教科研
王老师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于2012年上半年被推举为教务处副主任,分管教科研工作。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既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又要积极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他没有退缩,本着务实工作的态度,始终坚持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例如,每年为了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安徽省论文、课件及精品课“三优”评选活动,他不仅自己带头撰写、制作,而且积极帮助指导困难教师,提高了学校教师整体制作水平,“三优”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全省同行中位于前列。
王老师本人的作品在省级“三优”评选中获得 “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三次,在全校信息教科研领域起到了重要的引擎作用。
随着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发展,各种教学类竞技应用而生,2013年,他接手了“创新杯”说课大赛组织工作,面对新领域、新挑战,许多老师感到迷茫、消极、甚至排斥,但他却勇挑重担、带头报名,挤出时间查阅了大量教学资料,并与其他老师积极分享交流,为其他老师引领探路、鼓劲加油。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经过反复修改教学设计、试讲和磨课,他终于在2013年举办的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省赛中以第一名的好成绩闯入国赛。他所带领的团队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同年11月份举办的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总决赛中,又获得了医学临床组“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教学领域,王老师特别重视锐意创新,从不喜欢照本宣科,而是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氛围营造得轻松、快乐。处处以学生为本,将课堂还原给学生。
他还特别善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2013年,卫校先后建立了16间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他身先士卒自己钻研学习,很快就掌握了这套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了几次公开课,带动了全校老师的学习热情。
当同事有问题来请教时,王老师总是热情细致的为大家演示讲解,在他的感染下,很多老师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在更多老师间得到了普及。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日新月异,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面对这种大环境,他深知信息化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他反复钻研实践,不断将新的信息化技术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并取得显著成效。
例如,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凭借以往一定的临床经验,他借用虚拟仿真技术与外科技能操作实训课相结合,让学生在虚拟的操作环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解决了操作环境单一的问题。因此他所授的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认可,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取得显著成效,王老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经验。2014年他再次挑战全国信息化大赛,将以往的经验充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因此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作品《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在中职组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这也填补了安徽省中职组比赛历史最高奖项的空白。
此次获奖后,他并没有骄傲更没有停止自己追求的脚步,而是把视角放在了更宽阔的领域。随着手机在学生中使用的普及,他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将移动终端运用到自己课堂之中,创建了《外科护理学》网络课程。通过手机,学生可以提前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单,达到预习的目的;课后回顾老师上课的课程,复习巩固,完成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方法大大延伸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目前,王老师制作的《外科护理学》手机APP课程,学生点击率早已超过了200万次。信息化手段的应运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他所带的1417、1501两个中职护理班,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分别为87%和89%,连续两年名列全校第一,同时也大大超过了全国的考试通过率,可以说,王老师凭借一己之力,将学校信息化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倾心理实一体化,以赛促教助成长
实施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理论教学与操作技能教学于一身的过硬本领,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求教师能具备关键能力,够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中,独立解决不断出现的专业问题。
王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得失,提出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融临床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于一体,在实践中教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得更深更透。
他采用项目教学,以多媒体、现场教学为主,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既学到了理论,更了解并掌握了现代外科护理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学后能用,很好地解决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这也充分体现了现在课改所要求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方法的采用,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在学校组织的相关专业教师的观摩评估中受到充分肯定并在全校推广。
近几年全国各地正轰轰烈烈地开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大赛可以培养、发现和选拔一批高技能人才,也可有效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因此,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学生都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将技能大赛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开展进行,这样自上而下地把“职业教育看大赛”的理念贯穿整个职业教育。
2013年学校将学生技能大赛项目交给了他,他没有推辞,亲自指导学生,并且利用自己“双师型”教师的身份和经常到医院进修的优势,与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邀请医院的护理专家来到学校进行指导。使得学生的技能操作与医院的临床操作紧密结合。正是他对“理实一体化”的坚守和辛勤付出,淮北卫生学校的学子在2013年的安徽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在之后的几年技能大赛中,他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运用移动学习+技能操作的方法,使得学生在省赛中多次获奖。
励志弘扬“红十字”,“双师”爱心放光芒
作为未来新时代的有用人才,不仅要拥有全面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拥有健全的人格,而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方面,“双师型”教师有其独特的优势。
由于在马鞍山市中医院医生轮转期间,王老师曾经在急诊科工作了半年多,出于对应急救护的热爱,即使成为了一名教师后,他仍然抓住每一次学习急救知识的机会,2014年以来,他两次赴北京参加中国红十字总会应急救护师资提高班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应急救护水平后,为了更好的将自己的急救知识普及给全校师生,2017年他主动联系淮北市红十字会,在学校成立了二级红十字会,同时学校挂牌“淮北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训基地”。
作为校红十字会副秘书长的他,积极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和初级急救护员培训工作。到目前为止,在学校先后开展了十七期救护员培训,近1600名师生参加,合格率达95%以上。
尤其是这两年他重点针对快要进入实习岗位的学生进行急救实操的培训和考核,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后来通过学校实习就业办的反馈,凡是经过救护培训的学生很快就能适应实习工作,这也得到了实习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也有不少实习学生参加医院的技能大赛,所取得的成绩大大提高。
2017年王志远亲自指导的学生张雨婷,代表安徽省红十字会参加全国第五届应急救护大赛,获得了心肺复苏单项一等奖的好成绩。他还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偿进入中小学、社区、机关等单位,进行普及性急救培训,普及人员达7000人次。身体力行的践行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
2019年3月受省红十字会的推荐王志远再次来到中国红十字总会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认证师资“TOT”培训,并且顺利结业,非常荣幸的成为国内首批国际红十字认证师资成员。由于王志远同志出色的工作业绩,2019年9月2日他被推选为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受到习近平、李克强和王沪宁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近年来,王老师利用自己具有执业医师的身份和擅长应急救护的特长,曾两次在高铁上参与了广播寻医救助活动,最近一次是2019年2月15日,他搭乘G7412次高铁前往合肥参加省红十字会的师资研讨会。因时间紧急,乘客邱先生在过检票口时,不小心将手指划伤,伤口长而且很深,乘务员为其简单包扎后,发现血未能止住,列车长通过广播寻求车上懂得急救的乘客前来帮忙处理。他听到广播后,立即前往5号车厢,在仔细检查伤员的伤口,初步判断可能伤及指动脉后,立即利用绷带为其进行了食指回返式包扎,血流终于止住了。这件事也受到了列车长和乘客们的高度赞扬。
初心未改十四载春华秋实,砥砺前行风雨里爱心守护。
从教十四载,王志远先后被评为“淮北市卫健系统先进个人”、“市卫健系统身边好人”、“最美青工”、“淮北名师”、“市优秀教师”、市卫健系统“优秀党员”、淮北市“向上向善”好青年、安徽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杰出人物、安徽省“百姓学习之星”等称号,在荣誉面前他并没有沾沾自喜,也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为了同胞的生命和心中的善念,他怀揣红十字,跌摸滚爬到每一个角落,他在努力找回中国梦里每一个废弛的边疆。天使良师,急救先锋,他立志成为德艺双馨的教师,左肩担起师者“教育梦”、右肩挑起医者“健康梦”,将一直耕耘在“健康中国”教育事业的沃土上。
编辑: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