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经验 >内容详情

扎根西部,培养乡村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2022-04-19 来源: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始终牢记扎根西部办好人民满意医学教育的办学宗旨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育人理念。针对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三难”(招聘难、留下难、成长难)和学校“两多两少”(西部学生多、贫困学生多,愿意扎根西部的学生少、愿意服务农村基层学生少)现状,抓住学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直接服务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及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扎根西部彰显责任担当,创新并实施“价值引领、五全教改、三助扶贫”的西部基层乡村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辐射西部与扎根基层并存、区域位置与办学定位互补、国家政策机遇与创新驱动互动,为政府解决“三难”问题贡献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真实案例。


瞄准核心问题 实施三大举措

1.价值引领:培育医者仁心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以德立志、以仁铸人、以医济世”铸魂育人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程,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育人理念和悬壶济世传统医德与扎根西部服务百姓的职业理想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创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优课群”,分层次、分模块构建医学生“修身明德”“理想信念”“奉献基层”“成才报国”四大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入学起航教育-思政价值塑造-医文化熏陶-基层实践强化”四阶段,打造“行业榜样”“思政铸魂”“以文化人”“实践立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和教育品牌,使专业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情景化、立体化、客观化,从思想观念和职业理想信念教育上解答了基层人才培养“三难”问题。

2.五全教改:强化专业素养和从业技能

全师资立德树人。将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能力最核心的指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业绩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派出进修、评优评先中所占份额,并制度化落实到校、院二级和教师个人考评中严把“质量关”;首创以课程门次为单位“校-院”两级“学生(50%)+督导专家(25%)+同行(25%)”教师课题教学多元考评机制严把“教学关”。排名前30%教师增加奖励绩效倍数,连续2年排后5%教师将重新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课;创建“工匠工作坊”“双岗位转化”严把“双师关”;实施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进高级别项目”三进能力提升计划严把“能力关”四大关口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全程对接乡村医疗需求。构建以乡医岗位胜任力发展为主线的基本医疗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医院管理能力、终身发展能力“四层递进”,基层公共卫生知识、临床医疗岗位知识、临床综合应用技能、中医适用技术、继续教育培训“五位一体”乡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2年理论+1年实习+毕业后继续培训项目”固化为乡村卫生人才在学在岗一体化培养机制,创新“一主线、四递进、N 模块”在学在职一体化发展培养体系,实践了“能力梯次递进、校内校外顺延、课堂岗位对接、培养培训结合”的乡村卫生人才培养改革。

全要素课程教学改革。对接基层医疗卫生岗位能力需求和执业标准,从课堂教学模式到医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上解决毕业生入职不适用、在岗不适应等服务农村基层医疗实际需求脱节问题。建立全校31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紧跟行业需要实时进行动态调整和课程结构优化调整机制;建立“以学生所获和能力发展为中心”、变重“教”为促“学”的培养观,建立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课改机制。实施“床旁教学”“病案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改革;研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试模拟系统”,开展“抽提、练习、考核”三站式仿真模拟理论与实操“模块化”训练,全面推进“知识习得”转向“知识技能并举”的培养标准岗位化、课程设计模块化、教学过程情景化、教学内容任务化、技能操作一体化、课程评价多元化的“六化”课改。实现“课堂与职场结合、病例与教案融入、启发与探究互动、线上与线下混合”的良性互动。达成学生能取得职业资格证、能从容上岗、能发展好职业生涯的“三能”培养目标。

全过程学业评价模式改革。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过程及其结果,将过程的增量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增值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形成以“学”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全面发展、个性彰显为重点的“126”学业综合考评体系。“1”即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思辨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践、考试与考评“2”并举,形成“课程考+阶段考+基础理论结业考+实习岗前考+毕业考+模拟执考”贯穿学习全过程“6通关”考评模式。

全方式推进医学生个性化教育改革。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转化为医学生“进基层、进医院、进病房”的“三进”医学个性化培养。按“大一、大二、大三”分阶段进入基层医院和医药企业,建立学生“认知职业-理解专业-爱上专业”的培养机制。通过“三进”活动促进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的精准对接。

3.三助扶贫:破解基层医疗“三难”困境

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群众看病难就医难,推进“三助医疗扶贫”计划。建立了农村基层健康“守门人”培养制度,积极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人才下沉、资源下沉、技术下沉。一是助力欠发达贫困地区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计划,面向酉阳、彭水等库区4个贫困区县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专科层次计划”,3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分两批已回乡就业,促进医学人才下沉;二是助力基层医疗扶贫计划。搭建覆盖大卫生、全健康领域二级以上64家县级医院、66个乡镇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养老机构的区域“医疗共同体”,建立县域医疗机构与乡镇“一对一”帮扶机制,对口扶贫城口等库区8个贫困区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是助力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计划。面向区域内23个区县、15余万在岗卫生人才开展基层全科医生等18个项目能力培养培训计划。有效覆盖率80%,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促进技术下沉。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了全国、市级抗疫模和优秀学生典型,政府称其“患难见真情”,为西部农村基层和扶贫攻坚医疗服务提供了稳定和持续人才保障。


破解基层医疗困境和人才培养取得创新和突破

历经10余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破解农村基层卫生机构“三难”问题和基层乡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取得创新和突破。该案例凝练医学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理念”“模式”“行动”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导向,重构以能力发展为基础、知识技能素质综合发展为核心、在学在岗一体化发展培养“价值引领、五全教改、三助扶贫”育人体系。

成果在学校34个专业10000余课程推广惠及13万学生,毕业生专业素养和从业技能全面提升,护理、中医、口腔等专业执考通过率连续5年稳居全国前三,中医、助产专业第一;学生“双证书”获取率90%,毕业生基层就业率80%、社会满意度96%。造就全国“最美乡医张琼仙”“定向村医余丝雨”;学生获国家、行业等技能大赛一、二等奖项300余次。


黔江区阿蓬江镇麒麟村卫生室 张琼仙


学校余丝雨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三下乡:常在乡 常惠乡》报道

围绕成果建设立项省部级以上质量工程100余项,申报国家及市级重大、重点教改项目30余项;9门教改创新教材入选“十三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居全国医类院校第一;《中国高教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成果相关论文30余篇; 2019年3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亲临学校考察,对学校扎根西部、贡献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称“学校办得好、专业有特色、办学质量高”。


陈宝生部长一行在学校护理实训中心、药物制剂实训中心现场观摩实训教学

编辑:牛东慧

相关推荐

三联动、四融合、两协同 重庆三峡医专赋能中医药专业群建设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对政府、学校和企业联动推进专业群建设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形成了以中药学专业为核心,中药生产与加工、中药制药、中医学专业为骨干的中医药专业群,对应中医药产业链的中药种植、制药、流通、临床应用等岗位群,探索构建了基于“三联动、四融合、两协同”的高职中医药专业群建设模式,实现了产业链、教育链和人才链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 “三联动”: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医院)三方联动

特色经验 · 2022-04-22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产业发展+消费扶贫” ——第一书记郝坡的脱贫致富经

2019年3月,郝坡同志开始担任江池镇关塘村第一书记,他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实情,主要做了三件事情。一是鼓励村民发展林下养鸡。二是帮村民销售农产品,增加收入。三是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他提出“产业发展+消费扶贫”新模式,打造关塘土特产品牌,通过“电商+带货”双途径助力土特产销售。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发展起了养鸡产业,建立了农村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土特产。通过消费扶贫,不仅减少因疫情所致的损失,反而增

优秀人物 · 2022-04-21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梦开始的地方》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梦开始的地方》带您走进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述这里学则恒心、医则仁心的故事。

梦开始的地方 · 2022-04-19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