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人物 >内容详情

花开边陲结硕果 沪滇职教共发展

2021-12-30 来源: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作者: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十三五”以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积极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认真贯彻沪滇合作精神,发挥学院专业特色和优势,围绕服装、皮具、玉雕、首饰、环艺、数字媒体等专业,组建团队通过文化传承、产品创新和市场转化等途径带动滇西少数民族的就业和创业,促进滇西职业教育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已连续四次入选文化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院校”,促进了非遗文化和传承人群的保护和创新,推动着云南等地工艺美术技艺和文化提升。在援滇帮扶合作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职工,其中来自手工艺术学院玉器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华国津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华国津,男,1961年12月出生,民盟盟员,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国家高级技师。曾荣获对口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帮扶(玉雕技艺)优秀工作者、2017-2020年度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工匠等荣誉。


早年在上海玉雕厂工作的华国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与云南建立了工作关系。自2007年起,在国家少数民族扶贫战略的旗帜下,他作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再次回到这片红土地。华国津先后在芒市职业教育中心、德宏州中等职业学校等支教为当地学生传授玉器设计与工艺技术,培养了十届数百名来自云南傣族、德昂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学生,培养了一批“懂工艺,会技能,好就业”的玉雕人才。他以智力帮扶,更用心投入,讲课从不照搬书本,而是结合实例,用他那专业生动的教学,热情洋溢的讲授征服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在私下里议论道:“听津津老师的课,真的津津有味”。学生们喜欢华国津,华国津也忘不了那些期盼的目光,他的心已在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根下来。好几年春节,华国津都是在村寨的学生们家中度过的,村寨百姓以最高礼节热情接待了他们心目中的贵宾。

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离开了学校,孩子们到哪里去做玉雕呢?学到的手艺能够帮助他们过上理想的生活吗?华国津一直牵挂着该如何将教育成果与学生就业连通起来,他常说:“帮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是人力财力投入,更要找到好的融合点,需要可持续机制,帮扶方要发挥自身的技艺和行业优势,匹配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特点和产业环境”。帮他们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产业才是长久之计,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成立玉雕见习基地,给离校的学生提供更多进行玉雕创作的机会。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支持下,“潞西市职业教育中心玉雕见习基地(华国津玉雕器皿工作室)”“工艺美术从业人员创业基地”相继成立。学生们在基地打造磨练之后,手艺日益纯熟,也对玉雕产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华国津还推动云南省工艺美术协会等关注少数民族学员,引导他们加入行业组织,参与各类赛事展览活动,评定职称和荣誉,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在华国津的精心指导下,许多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其中,云南傣族学生刀保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学生段大恒荣获云南省玉雕大师称号,学生李金龙在全国玉雕大赛进入决赛,学生郭宏祥荣获国家奖学金。华国津说:“要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带动作用,帮助更多的当地青年,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实现就业。”他把人才教育培训进一步深化为人员创业和产业发展,使受教的少数民族学生和他们的家乡的“造血”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在他的教育下走摆脱贫困的案例举不胜数,不少优秀毕业学员都被推荐到上海、广州,依靠玉雕这门手艺走上致富之路。


现在只要有时间,华国津就会马上飞到云南,飞到工艺美术从业人员创业基地,在他的模范带动下,一批来自上海工艺美院的年轻教师也纷纷参与支教援滇,辛勤耕耘、用心帮扶,以传统技艺培育当地人才。

在“十四五”期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将将继续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发挥工艺美术的教育特色,把培育师生工匠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将始终坚守匠心,专注于对传统技艺的打磨和现代设计的创新融合,培育更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人才。于此同时,将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运用到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赵许江

相关推荐

《梦开始的地方》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立德精艺 善美致用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梦开始的地方 · 2022-03-28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工艺践行手工艺非遗文化的数字积累和破圈传播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紧扣国家“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战略,对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与“非遗+科技、非遗+文创”发展趋势、数字基建规划以及上海数字化城市转型的目标,以手工艺非遗技术技能积累为基础,探索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通过数字技术,积累非遗技艺,实现技术赋能,打破非遗文化小众传播的圈层,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大众传播探索新的可能性。

特色经验 · 2021-12-24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工艺开展“让妈妈回家帮家乡变美”对口帮扶活动

在学院对口帮扶云南过程中,发现当地留守儿童很多,而且在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众多纺染织绣产品的扶贫车间和非遗工坊的传承人和绣娘年纪偏大,学历不高,缺乏系统设计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她们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元素转化现代设计的能力往往不足等问题,通过开展非遗文创产品培训、捐助图书、对口帮扶当地院校专业建设等措施,来完成“让妈妈回家、帮家乡变美”的社会服务目标。

特色经验 · 2021-12-16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以美育锻造技艺 以德育淬炼青春

近年来,国家推出强有力的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上海市也提出“五大中心、四大品牌”建设需求,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艺术设计人才成为新的时代诉求。在此背景之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以城市更新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承担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构建“双情境、四阶段、螺旋式”学徒成长体系,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技艺并重,力求实现“一专多能、有专有能”。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坚

特色经验 · 2021-12-13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携笔从戎建功军营 扎根西部潜心育人

张宇鹏,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皆是普普通通的农民。2014年就读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视觉艺术学院,2016年-2018年服役于中国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机动第一支队,2018年9月退役,于2019年6月毕业,很幸运的成为了新疆的一名特岗教师,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从校园到军营,再从校园重新回到校园,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忠于祖国、热爱奉献的心。

优秀人物 · 2021-12-08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从非遗技艺培训入手 上海工美职院的精准扶贫之路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发挥60多年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通过对西部地区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培训、教育支持、产业对接、留守儿童关怀四个方面开展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特色经验 · 2021-07-01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