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经验 >内容详情

平罗县职教中心将皮影戏引进校园 培养学生创作动手能力

2023-01-18 来源: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 作者:张惠兰 孙嘉欣 熊伟英

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劳动课就是干活课,干活对于他们来说是排斥的。如何让今天的劳动教育课堂,既使学生动了手,又非常高兴的愿意继续进行尝试探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上课铃声的响起,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老师们策划的节目拉开了序幕:做好事先准备的两位同学,在屏幕图片的动作下,一唱一和着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对话配声,有板有眼,惟妙惟肖。随着剧情的推进,两位同学的表演也越来越轻松自如……

这可把其他同学们逗乐了,短小的内容一结束,大家热情的掌声就不约而同的响了起来,还有的同学意犹未尽也模仿着刚才片段,过着嘴瘾。

等大家安静下来,老师们开始了今天的上课主题:“大家有没有兴趣自编自演自己最喜欢的皮影?”“有”,“那么,有没有坚持到完成完整的内容的决心?”“有”,“有没有比赛的信心?”“有”……声音异常的拉长和响亮。

这是自劳动教育课开设以来,课堂气氛从未有过的热闹景象。中职劳动教材,内容宽泛,形式上趋于过程化,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不多,学生上课提不起劲头。同时,户外的实践课学校也不具备条件,任课老师更是无能为力,于是就变成了形式上的劳动教育课。

皮影作为民间艺术珍宝,它的制作过程充分体现出想象力、创造力与动手能力的碰撞,彰显出“手艺人”的智慧。于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皮影戏这一耳闻目见的民间艺术珍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从基本的皮影知识入手,通过“观”“奇”“教”“学”“品”“悟”六个环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因势利导,逐步引发学生极大好奇心,激发动手动脑欲望。

“观”:老师利用视频,详细介绍皮影戏的特点及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上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也是现代的“电影始祖”。

视频观看皮影戏

“奇”:在观看中,老师让学生置身文学、戏剧、音乐与美术之中,沉浸在新奇有趣的艺术享受中,感受热闹、喜庆、团圆、富足、平安、吉祥的丰富内容,激发探寻的欲望,并思考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和惟妙惟肖的声音是如何展现出来的,从而让学生迸发出跃跃欲试的参与状态。

皮影手艺人表演中

“教”:通过制定计划,有步骤的引导,老师从最简单的图画入手,讲解制作图片的基本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想象,大胆发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精心备课上课

“学”: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在热烈的气氛中,人人跃跃欲试。在小组合作的动手过程中,学生不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还创新出许多情态各异的作品。学生们在充分享受劳动过程的成功和喜悦中,感受着劳动独特而美妙的魅力。

课堂学生制作皮影

“评”:针对学生制作的作品,老师在班内搭建展示的平台,进行评议,在肯定学生作品思想艺术性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和精巧制作逐一甄别,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的作品不断放射出富有灵性的艺术生命力,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中提升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展示劳动成果

“品”: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还带领学生亲临贺兰皮影实地,让他们亲身感受皮影戏的艺术真谛,品味这一民间艺术真正的魅力所在,揣摩它所蕴含的“奥秘”,真正感受到不愧为外国人称之为“比金子还贵重”,“魔术般闪电般的艺术”。

贺兰皮影现场互动场景

“悟”:在现场观摩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皮影戏所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容纳的知识丰富多彩,表现的形式灵活多变,展现的个性美妙无穷。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国皮影戏悠久的历史和浓烈的民族韵味,了解皮影戏是当代需要重点保护与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这样重要的民间艺术珍宝的爱国情怀。

皮影劳动成果演绎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演绎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奸忠贤恶。”这正是对融文学、戏剧、音乐与美术于一身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的真实写照。

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将皮影戏引进校园,通过劳动教育课让学生感受皮影戏的魅力,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特色的优势,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动手能力,更好地为学校创办“一校一色”、“一校多品”的艺术特色开拓空间,为更好地继承与传播、发扬传统民间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韦东群